你有没有在买车之前,仰头看着广告里的“电池终身质保”字样,想着这下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身边就不少朋友,都是冲着“终身质保”去买了新能源车,结果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东西就是个幌子,经常用的时候啥都保不了,等于白交智商税。有些事,大家还真得多琢磨琢磨,别等掉坑了才后悔。买新能源车到底要不要信“终身质保”?换做你自己,心里有没有过嘀咕?
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些年看的、听到的,关于电池终身质保隐藏套路,掰开揉碎说一说。不说不知道,一说让人气得牙痒痒,完全不是你想象的买了车就啥都不用担心了。
首先,所谓“终身质保”,其实很多情况下只认第一任车主。举个例子,我同事老林看中了一辆二手的新能源车,卖家拍着胸脯说这车电池是终身质保的。结果等老林把车买回来,开了两个月想检查下电池,4S店跟他说,质保跟他没关系,只有限首任车主,还得非营运身份。你想想,这质保到底有多鸡肋?其实绝大多数品牌都是这路数,只要你过户了、卖给别人了,哪怕只开一天、半路想换人,这个“终身”就立刻变成“断崖”。二手车市场上很多人还在用“终身质保”给车加分,其实哪有那个事儿,买回来就是一张废纸。所以,谁要是打算二手新能源,把“终身质保”当理由,那还不如相信天上的馅饼。
再说说质保的范围。很多品牌对外宣传特大,实际细节贼小。朋友小张就是活生生案例,买了某品牌的新能源,开着挺开心,结果一年后续航一下掉了一大截,到店一查电池管理系统坏了。本以为“终身质保”,随时能修能换,结果人家只给电芯保,电池管理系统、外壳、线束,修一次要自己掏1万多。有些“行家”一开口就是“只保电芯不保整组”,一般人谁能整得清楚啊?有几个车主知道电芯和电池总成的区别?结果是,电芯其实很少出毛病,大部分都耐用。出事的往往是外围那些配套零件,可这部分压根不在“终身质保”里。这就是文字游戏,明着说“终身质保”,实际等你真去维修,发现要自己花钱。真的就像开玩笑一样,那时候还不如一块砖砸脚疼得痛快。
还有什么里程和年限限制,这事就更坑了。你想象一下,你买车的时候销售全程跟你嘴上说“终身质保”,装出一份负责样子。可合同里有些限,像每年不能超过3万公里、或者超过10年质保自动失效。这种限制写得特别小,小到连我的老花镜都看不清。你如果不细看合同,根本发现不了。有朋友,一年跑下来,里程超了一丢丢,结果4S店就说,“对不起,您的质保已经失效”。不少品牌就爱玩这套,明面一套背后一套,把“终身”玩成了“限时限量”,逮着谁是谁,气得你摔桌子都没地儿投诉。更有甚者,有的品牌每年行驶里程一过,自动给你关掉质保,你连法律都告不动他。买新能源之前,一定要把这些细节问清楚,别等到用的时候只剩一堆烦恼。
其实最让人憋气的,是“人为损坏”的说法太宽泛。你以为只有自己拆了车才叫人为损坏,实际呢?有车主,车停在小区地下停车库,被树枝砸了,电池壳裂了。找了4S店换电池,被通知“这是人为损坏”。还有的,电池进水、被小石子蹦了一下、或者用了快充次数多了(有的品牌连这个都算),全算你“自己造成的”。最气的是,到底算不算人为损坏,基本都是车企说了算。你去维权,没证据,最后只能自认倒霉。李姐上个月就在这个阴沟里栽了跟头,打了几个月电话,结果还是自己掏了钱。这样的质保,说到底就是个摆设,遇上自己用不到还好,真用到了,各种理由都能把你往外踢。你说,这不是坑人是什么?
总结下来,新能源车的“终身质保”,听着是福利,实际门槛多得让人头疼。车企们最喜欢宣传一句“终身质保,售后无忧”,实际用起来,到处都是陷阱。你信了,你就吃亏。可是真不买新能源吗?我觉得也没到这地步,只不过你得把他们的花活看得明白点。不是说新能源车不靠谱,而是别以为终身质保能为你遮风挡雨。选车那天,你别光盯着质保那些大字报,要多关注几个本质的东西。比如电池品牌,市场常见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品质口碑确实要强不少。还有就是别光听销售一张嘴,合同一字一句都得亲自细看。不懂的问清楚,最好多拉几个懂行的朋友帮你把关。实在不懂,也要让销售打下补充协议给你写明白,不然回头有事就是自己倒霉。
有人问,那新能源车还有啥值得买的吗?我觉得有,毕竟现在技术进步很快,可你买新能源车,别因为“终身质保”就一门心思选。看电池技术,看品牌售后,看口碑,看实际体验,这些才是真的。现在好多品牌宣传做得贼亮,实际交付后服务能不能跟上,才是你真正关心的事。尤其是电池系统,整车厂和电池供应商都有责任,你要是碰到靠谱的品牌,出了问题他们愿意管,那比什么终身质保都靠谱。
其实,咱们消费者,需要的是透明和靠谱的服务。厂家也别总把自己跟消费者对立起来,明着放利、暗里加条,实在是没必要。你做的好大家都能看到,卖出去的车也能留住回头客。现在新能源市场这么卷,买家可不傻,谁砸了自己的口碑,到最后还是自己倒霉。
最后说一句,买车其实就跟结婚差不多,你得一条条查清楚。他嘴上甜,有用吗?你在乎的是以后过得能不能安心。新能源“终身质保”这碗饺子,看着大,皮子薄,真正吃下去有多少肉,你自己都能掂量出来。大家身边肯定也有人踩过坑,欢迎你把故事分享出来。没人是天生聪明,都是在坑里摔过才长的记性。自古套路留给后人看,别等到自己也成了故事主角才想起来后悔。
选车要看实在的,别光盯“终身质保”,是福是祸,真遇上了才知道。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