요즘 자동차 시장,特别是咱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市场,那叫一个热闹,用“神仙打架”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这边比亚迪把混动车的价格打到了十万以内,那边理想、问界把冰箱彩电都搬进了车里,大家都在拼了命地往前跑。
就在这个当口,我们熟悉的“理工男”奇瑞,突然搞了个大新闻,宣布下半年要一口气推出六款新车。
这消息一出来,大伙儿都挺好奇,奇瑞这是憋了个什么大招?
是终于睡醒了要大干一场,还是看着邻居们都吃上肉了,自己心里发慌,也赶紧跟着下场搅和搅和?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好好聊聊奇瑞这波操作,看看这六款新车到底有没有真本事,是不是咱们老百姓想买的那盘菜。
首先得说,奇瑞这次的方向是抓对了。
这六款新车,不管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式,全都带上了电池,彻底跟纯燃油车划清界限。
这一点必须肯定。
毕竟现在油价三天两头往上涨,加满一箱油都得小一千块,而用电的成本可就低多了。
对于咱们普通家庭来说,能省就是王道,所以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
奇瑞能下定决心全面转向,说明这位“理工男”脑子还是清醒的,知道时代变了,玩法也得跟着变。
但问题是,方向对了,路子走得对不对,这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咱们先来看看打头阵的几位“选手”。
第一位是旗舰车型,叫风云T11。
这车个头可不小,车长超过了五米二,一看就是冲着理想L9那种大型家用SUV去的。
估计车里面的配置也差不了,什么大屏幕、小冰箱、舒服的座椅,这些能讨好一家老小的东西,奇瑞肯定也会给你配上。
想法是好的,你想啊,理想L9卖四十多万,如果奇瑞能造个差不多的,价格再便宜个十万八万,那吸引力不就来了吗?
可关键问题出在了它的“心脏”上。
风云T11用的是增程式技术,简单说就是车上有个发动机,但不直接开车轮,而是像个发电机一样给电池充电,再用电动机来驱动车。
这种技术的好处是没啥续航焦虑,但它的纯电续航里程,据说只有两百公里出头。
这就有点尴尬了。
咱们买这种增程车,图的就是平时上下班、接送孩子能只用电,周末出远门才用油,这样最省钱。
两百公里的纯电续航,在城市里开,夏天开个空调,冬天开个暖气,实际能跑个一百五六十公里就不错了,可能两三天就得充一次电,或者就得启动发动机烧油了。
对比一下,人家问界M9,同样是大家伙,纯电续航都做到两百二以上了。
别小看这几十公里的差距,它直接关系到你一年能省下多少油钱。
对于花几十万买车的家庭来说,这笔账大家都会算。
风云T11在最关键的指标上没拿出足够的优势,想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恐怕有点难。
再来看另一位,捷途品牌的旅行者G700。
这位可就厉害了,走的是硬汉路线。
非承载式车身,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大梁结构,结实抗造;还有三把差速锁,这可是越野圈里的顶级装备,能让你在泥地、沙地里脱困;甚至还能原地掉头。
可以说,为了让你能去野外撒欢,奇瑞是把能给的料都堆上去了。
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跟长城的坦克700抢市场。
可问题又来了,硬派越野车这个市场,看着很火,其实圈子很小。
它就像是咱们餐桌上的海参鲍鱼,偶尔吃一次尝尝鲜可以,但真没几个人能把它当家常便饭。
大部分人买车还是为了日常代步、家用,真正一年到头开着车去翻山越岭的毕竟是少数。
长城汽车的坦克品牌,在这个领域耕耘了这么多年,积累了那么多粉丝,它的坦克700现在卖得都有些吃力,说明这个市场的购买力就那么大。
捷途G700现在才冲进来,虽然装备精良,但很可能会发现,池子里的鱼早就被捞得差不多了,自己更像是个后来者,想分一杯羹不容易。
如果说上面两款车是想往高处走,那星途品牌的星纪元E05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星途,一直以来都是奇瑞冲击高端的希望,对标的是吉利的领克、长城的魏牌。
按理说,这个品牌的车,在技术、用料、设计上都应该有自己独到和高级的地方。
可这款E05,用的却是1.5T的增程器,配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这套动力组合,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它更多地是用在十五万左右的家用混动车上,主打的就是一个经济实惠。
你把它放到一个定位高端的品牌上,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就好比你满心欢喜地去一家高级西餐厅,结果服务员给你端上来一盘味道还不错的家常炒饭,你心里肯定会犯嘀咕。
如果星纪元E05的定价超过二十万,那消费者可能就要问了,我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个和十几万的车技术上差不多的东西呢?
从这几款车看下来,能感觉到奇瑞现在的一种矛盾心态。
一方面,它知道新能源是未来,所以拼命推新车;另一方面,它又舍不得燃油车这块老阵地。
比如瑞虎7 PLUS这款车,换代之后,既有混动版,也保留了燃油版。
可你看它的对手,比亚迪的宋Pro DM-i,一款性能不错的混动SUV,价格已经降到了十二万以内,这让同级别的燃油SUV怎么活?
奇瑞这种两手都想抓的策略,在今天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市场里,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不够果断。
这种犹豫也体现在了设计上。
有网友说,风云系列的新车,前脸看着既有点像路虎,又有点像保时捷,感觉像是把市面上流行的元素拼凑在了一起。
一个成熟的品牌,应该有自己一看就能认出来的家族式设计语言,这是一种自信的体现。
而现在奇瑞的设计,给人的感觉还是在模仿和追随,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总的来说,奇瑞下半年这波“车海战术”,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超市大甩卖,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但你仔细一看,好像没有哪个是能让人眼前一亮、非买不可的“拳头产品”。
比亚迪的成功,靠的是DM-i混动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一招鲜吃遍天;理想的成功,靠的是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把车打造成了一个移动的家。
它们都是用一把锋利的刀,准确地切中了市场的要害。
而奇瑞现在,更像是在用一张大网,想把所有鱼都捞进来,但结果很可能是网撒得太大,力气没使到一处,最后谁也没抓住。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汽车竞争,早就不只是车本身好不好开了。
你的车载系统顺不顺畅,语音助手聪不聪明?
高通8155芯片几乎成了流畅体验的标配,如果奇瑞的风云X3L真能卖十二万还带着这颗芯片,那对年轻家庭的吸引力确实会很大。
你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靠不靠谱,在高速上能不能让人省心?
还有,你家的充电站在全国铺了多少个,我出门在外充电方不方便?
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才是真正考验一个车企综合实力的战场。
光靠发布几款新车,是解决不了这些深层次问题的。
有人说奇瑞这是“终于觉醒了”,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被市场逼出来的“焦虑发作”。
你看隔壁的吉利,旗下的领克品牌,打磨一款领克07都花了很长时间。
而奇瑞半年就要上六款,真怕到时候4S店里积压的库存车比展车还多。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奇瑞这位“理工男”能把事情做好,毕竟多一个强大的中国品牌,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但最终能不能行,还得等车子真正上市了,让大家开起来,看看续航实不实在,车机卡不卡顿,用真金白银的销量来说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