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狂卖29.2万辆登顶榜首,途观L憋着14.6万辆守擂

Model Y狂卖29.2万辆登顶榜首,途观L憋着14.6万辆守擂,10万级瑞虎8闯进前三——2025年中型SUV销量榜里,藏着这些门道

前两天碰见个开途观L的老哥,在服务区聊天时他突然问我:“你说Model Y今年能卖出去快三十万辆,到底凭啥?”当时我正准备上车,停下来想了想,这问题还真不好三两句说清楚。后来翻了翻销量数据,发现排前面的几款车,技术路线压根儿不在一个频道上——有靠智能驾驶卷体验的,有拿底盘功底当护城河的,还有用空间和价格打穿市场的。开了十几年车,头一回觉得选车这事儿,真不能光看品牌logo了。

先说说那个29.2万辆的销量冠军。跟几个Model Y车主聊过,他们提到最多的不是零百加速几秒,而是那套FSD系统——城市道路自己变道、认红绿灯,高速上跟车的节奏比人还稳。有位北京哥们儿说,每天通勤能省出一小时,这时间搁以前都耗在跟车和找车位上了。至于4680电池,实测跑长途确实省事,北京到上海中途充两次电,算上吃饭休息,总时间比开油车还少点儿。当然,这套东西好不好用,或许还得看你常跑的路况和充电桩密度。

Model Y狂卖29.2万辆登顶榜首,途观L憋着14.6万辆守擂-有驾

传统车企这边也没闲着。途观L今年14.6万辆的成绩,靠的还是那套MQB平台的底盘功底。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挺好,过减速带的滤震也细腻,家里老人坐后排不晕车——这事儿听着不起眼,但真到用车时就知道值不值了。EA888发动机配48V轻混,低速蠕行时电机帮着拉一把,少了不少顿挫。开过老款途观的人,大概能明白这代产品在细节上花了多少心思。

让我挺意外的是瑞虎8,13.6万辆的销量冲进前三。去试驾过一次,第三排腿部空间确实能坐人,不是那种应付式的板凳。车主里有不少二胎家庭,看中的就是这点——全家出游时,第三排坐得下人,后备箱还能塞行李。至于那台1.6T发动机,低扭来得早,市区超车够用,油耗也说得过去。十来万的预算,能买到这配置,性价比摆在那儿。

混动这块,宋L DMi的表现挺能说明问题。亏电油耗四点几升,实测跑长途一箱油能撑一千公里。认识个广州的朋友,平时市区通勤用电,周末出省用油,一个月加油费两百块。刀片电池的安全性测试视频在网上传得挺广,针刺不起火这事儿,对家用车来说算是个加分项。

Model Y狂卖29.2万辆登顶榜首,途观L憋着14.6万辆守擂-有驾

豪华品牌这边,GLC还是守着自己的地盘。MBUX系统的语音识别反应挺快,AR导航也算实用,但真正让人记住的,可能还是那套柏林之声音响和64色氛围灯。有位杭州女车主跟我说,晚上开车那氛围,确实不一样。至于全时四驱,冬天跑山路心里踏实点儿。

新势力里,零跑C10的CTC技术值得琢磨。把电池直接集成到底盘,车身刚性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也上去了。试驾时能感觉出来,底盘整体性不错,过弯支撑够劲儿。14.98万元的起步价,配置给得挺足,这种打法在新势力里算常规操作了。

海狮06和乐道L60,一个主打800V快充,一个玩换电模式。前者充电五分钟能跑一百多公里,后者换电站两分半搞定。技术路线不同,但目标都是解决补能焦虑。至于哪个更适合你,大概得看你常跑的路线上,充电桩多还是换电站多。

Model Y狂卖29.2万辆登顶榜首,途观L憋着14.6万辆守擂-有驾

红旗HS6 PHEV和方程豹豹5,分别代表了另外两个方向。前者拿混动系统和东方美学设计做卖点,后者把硬派越野和电动化结合起来。HS6的鸿鹄混动系统,长途跑下来油耗确实低;豹5那三把差速锁配混动,去趟川西油耗能控制在八升左右,这在越野车里算省的了。

这份榜单看下来,技术路线越来越分散,用户需求也越来越细分。有人要智能化体验,有人看重底盘质感,有人图空间实用,还有人就想省油或者省电。选车这事儿,或许不再是“哪款车好”,而是“哪款车更对你胃口”。服务区那位途观L车主临走时跟我说了句话,挺有意思:“现在买车啊,得先想明白自己平时怎么用。”

至于明年会怎么变,谁说得准呢。L3级自动驾驶能不能落地,800V高压会不会成标配,这些都得走着瞧。不过有一点挺明确的——技术迭代的速度,大概率还会继续加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