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开始进门就跟销售问奇瑞瑞虎8,说网上都说这牌子发动机好,开不坏,结果转了一圈,最后订了吉利的星越L,签合同的时候还跟我念叨 “早知道不纠结那么久了”。
你说这事怪不怪?后来绵又跟几个买过车的朋友聊,发现不少人都有这情况,明明知道奇瑞技术硬,最后还是选了吉利。网友说 “原因很现实”,这话真没说错,今天绵就跟大家掰扯掰扯,这里面到底藏着哪些普通人买车时最在意的事。
首先得说,奇瑞的技术确实没话说,这点谁都不能否认。就拿发动机来说,它家那 1.6T、2.0T 机型,参数摆出来能让懂行的人眼前一亮:热效率最高到37.1%,有的甚至能到 40%左右,这在同级别里算顶尖水平了;还有底盘,老司机都说奇瑞调得好,过减速带的时候 “不颠屁股”,高速上跑120也不飘。
绵之前查过数据,奇瑞的发动机连续好几年拿“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变速箱也得过 “世界十佳”,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荣誉。可问题在哪呢?在于这些“好”,很多人日常开车根本感受不到。
发小就跟我说,他天天上下班堵在市区高架上,最快也就开60码,就算奇瑞发动机有再高的热效率,他也踩不出来;至于底盘稳不稳,他就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走的都是国道,能开80码就不错了,这些 “操控优势” 在他这根本用不上。
反倒是吉利星越L,他一坐进驾驶座就说 “舒服”:座椅是仿皮的,软乎乎的还能调腰托,他老婆坐后排,说腿能伸直,孩子在后面玩也不挤;车机也好用,说句话就能导航、放歌,不像有的车,喊半天没反应。
你看,普通人买车,不是搞赛车,不是比参数,是要“用着顺手”,奇瑞那些技术优势,没能变成用户能直接摸到、感受到的东西,这就有点可惜了。
再说品牌给人的“安全感”,这事也很关键。绵发现,不少人买吉利,是因为知道它跟沃尔沃有关系:2010年就把沃尔沃收购了,后来还把沃尔沃的安全技术下放到自家车型上。
比如吉利的星瑞,就用了跟沃尔沃S60同源的CMA架构,销售会跟你说 “这车子车身用的高强度钢比例高,撞了也安全”;还有L2级辅助驾驶,吉利不少车型都配了,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跑高速的时候能省不少劲。
这些东西,虽然奇瑞也有,但吉利把“沃尔沃技术”这个点传得更广,普通人一听 “跟沃尔沃一个技术”,心里就觉得靠谱。
反观奇瑞,它的技术口碑更多停留在 “发动机好”“耐开” 上,可这种口碑没转化成 “高级感” 或者 “安全感” 的联想。有网友说 “我爸开奇瑞开了十年没坏,但我买车的时候,还是选了吉利,因为觉得吉利更‘洋气’,开出去有面子”。
这话虽然直白,但很真实:现在买车不只是买个代步工具,还得考虑“别人怎么看”,吉利通过跟沃尔沃合作、推领克这种高端子品牌,把自己的品牌形象做得更年轻、更国际化,而奇瑞总给人一种 “踏实但不够时髦” 的感觉,年轻人选车的时候,难免会偏向前者。
还有个特别现实的点,就是售后方便不方便。绵老家在三四线城市下面的县城,之前回去的时候留意过,吉利的4S店就在国道边上,门口停满了待修的车,还有专门的保养接待区;而奇瑞的4S店,得往市里走,来回得两个多小时。
发小也说,他最担心的就是车出小问题,比如轮胎扎了、电瓶没电了,要是售后离得远,拖车都得等半天。查数据的话,截至2024年底,吉利在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点大概有2800多家,覆盖了大部分县城;奇瑞的网点大概1800多家,虽然也不少,但在下沉市场确实没吉利铺得广。
普通人买车,图的就是个“省心”,不是每个人都懂车,万一出点问题,能就近找到地方修,比什么都强。有个网友分享过经历,说他之前开的车是小众品牌,售后点远,有次在高速上爆胎,打救援电话等了三个小时才来,从那以后他买车就认准 “网点多” 的品牌。
你看,这种 “够得着”的售后,比 “技术牛” 更能让普通人安心,这也是吉利能吸引不少用户的原因之一。
再说说身边人的“种草”效应,这事比广告管用多了。绵发现,现在年轻人买车,很少只看网上的测评,更多是问身边的朋友 “你开的啥车?好用不”。
吉利的销量基数大,2024年全年卖了大概180万辆,奇瑞卖了120多万辆,基数大意味着路上跑的吉利更多,身边有吉利车主的概率也更高。比如发小,他有两个同事开的都是吉利,一个开博越,一个开星越L,都跟他说 “这车省心,保养便宜,油耗也能接受”;而开奇瑞的同事,他就认识一个,还总说 “车是耐开,但内饰有点老气”。
这种 “身边人推荐” 的力量,比网上的参数表管用多了。有网友开玩笑说 “我本来想选奇瑞,结果我哥说他开吉利三年没出过小毛病,还带我去体验了一下,我坐了十分钟就改主意了”。
反观奇瑞,虽然技术好,但车主的 “分享欲” 好像没那么强:绵在车友群里看,吉利车主总晒自驾游、改车的照片,聊车机怎么用、油耗多少;奇瑞车主更多是聊 “我的车开了十万公里没修过”,这种分享虽然真实,但不够 “吸引眼球”,很难让没买过车的人产生 “我也想要” 的冲动。
还有个不能忽视的点,就是新能源时代的“先发优势”。现在买新能源车的人越来越多,2024年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比都超过40%了,这时候谁的新能源车型多、布局早,谁就能抓住更多用户。
吉利在这方面做得确实比奇瑞早:它早在2015年就开始推新能源车型,现在有纯电的几何系列、混动的银河系列,还有极氪这种高端品牌;比如银河L7,2024年卖了差不多15万辆,用户都说 “油耗低,纯电续航够日常用”。
奇瑞虽然也有新能源车型,比如鲲鹏混动系列,纯电续航能到200多公里,从续航上千公里,但推广力度好像没那么大。绵去4S店的时候发现,吉利的展厅里一半都是新能源车,销售会主动跟你介绍混动怎么省油、纯电怎么充电方便;而奇瑞的展厅里,还是燃油车居多,新能源车得主动问才会给你介绍。
现在年轻人买车,都想 “一步到位”,万一以后限牌了,新能源车还能用,吉利的新能源车型多,用户有得选,自然更愿意往靠。
当然了,不是说奇瑞不好,它的技术实力摆在那,对于那些懂车、看重机械素质的人来说,奇瑞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绵认识一个做汽修的师傅,他自己开的就是奇瑞艾瑞泽8,说 “这发动机动力足,保养便宜,我开着放心”。
但普通人买车,考虑的不是“技术有多牛”,而是“我用着爽不爽”“修着方便不方便”“别人会不会觉得好”,这些现实需求,刚好是吉利做得比较到位的地方。
网友说 “原因很现实”,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买车不是买参数,是买一种“生活解决方案”。奇瑞的技术是好,但没能精准戳中大多数人的日常需求;而吉利,虽然技术参数可能没那么亮眼,但它知道用户想要舒服的座椅、好用的车机、方便的售后,把这些 “小事” 做好了,自然就能吸引更多人。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