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经济的紧密交织下,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如同一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肆意搅动着本土汽车产业的格局。当地时间 5 月 7 日,福特汽车公司对外宣称,将上调旗下在墨西哥生产的三款车型售价,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成为此番价格调整的关键导火索。
美国政府自 4 月 3 日起,正式实施对进口汽车加征 25% 关税的政策,而 5 月 3 日,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 25% 关税的举措也开始生效。这些政策的相继落地,让汽车制造商们苦不堪言。福特汽车在此之前就已预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致使公司在 2025 年的利润减少 1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9.07 亿元)。沉重的压力之下,福特甚至撤回了三个月前发布的 2025 年业绩预期。
福特并非唯一遭受冲击的车企。美国另一家老牌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同样未能在这场关税风暴中独善其身。通用汽车日前下调了 2025 年的盈利预期,预计美国政府加征的汽车关税会使其利润减少 40 亿至 50 亿美元。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在接受采访时无奈表示,公司正竭尽全力调整策略,试图抵消关税带来的成本剧增影响。
不仅传统老牌车企处境艰难,美国本土的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也深受其害。被视为特斯拉强劲对手的造车新势力 Rivian,由于关税等诸多因素影响,将今年的交付量预期从原本的 4.6 万至 5.1 万辆,下调至 4 万至 4.6 万辆。与此同时,该公司还不得不将全年资本支出预测,从早先的 16 亿至 17 亿美元,大幅上调至 18 亿至 19 亿美元。
事实上,美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 25% 关税这一举措,影响范围极为广泛。《纽约时报》曾报道,即便是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其发动机、变速器、电池等关键部件,也常常来自其他国家。这就意味着,关税政策几乎波及了整个汽车产业链。新车和二手车价格大幅攀升,维修与保险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消费者在关税政策生效前纷纷涌入经销商处抢购汽车,提前推动了新车价格上涨。法拉利已宣布将部分车型在美国的售价上调约 10%,梅赛德斯 - 奔驰正考虑从美国市场撤回入门级车型销售,雷诺上周表示可能推迟在美国推出 Alpine 跑车品牌,保时捷、奥迪也释放出提价信号。
二手车市场同样受到冲击,更多人因新车价格上涨而转向二手车市场,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抬高了二手车价格。汽车零部件关税的提升,使得更换零部件成本大增,进而导致维修成本和保险费上升。如此一来,持续上涨的汽车价格无疑会给通货膨胀增添新的压力,对美国整体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看似是在保护本土产业,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给美国汽车产业乃至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难以预估的负面效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