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一开始也没弄明白,后来查了些资料,又问了几个干汽修的熟人,才慢慢理清这里面的门道。
其实不是乙醇汽油不好,而是纯汽油和乙醇汽油的特性差得有点多,尤其是长期加纯汽油的车,突然换乙醇汽油,油路里的 “老问题” 就被勾出来了。
今天绵就跟大家好好聊聊,到底为啥会堵油路,这里面藏着哪些容易被忽略的点。
首先得搞清楚,纯汽油和乙醇汽油到底不一样在哪。
纯汽油就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没别的添加;
而我们常说的乙醇汽油,是在纯汽油里加了乙醇,我国现在推广的是「E10 乙醇汽油」,意思就是含 10% 的乙醇,剩下 90% 是普通汽油。
乙醇这东西大家都熟,就是酒精,但它跟纯汽油比,有两个特性特别关键,也是导致油路堵塞的核心原因 : 一个是溶解性比纯汽油强太多,另一个是特别能吸水。
先说说溶解性这个点吧,很多人可能没注意,我们的车开久了,油箱和油管里其实藏了不少 “脏东西”。
比如汽油里本来就有微量杂质,加的次数多了就沉在油箱底部;
还有油箱内壁时间长了会氧化,掉点氧化皮;
甚至有些老车之前修油路的时候,不小心掉进去的小颗粒。
这些杂质在纯汽油里其实挺 “老实” 的,因为纯汽油溶解不了它们,就安安静静待在油箱底或者附在管壁上,平时油泵抽汽油的时候,因为杂质重,抽不上来,所以开车的时候感觉不到问题。
但乙醇一进来就不一样了,它的溶解性就像 “疏通剂”,一加到油箱里,就把这些沉了好几年的杂质全给 “泡软” 溶解了,变成小颗粒混在汽油里。
这些混着杂质的汽油要往发动机送,必须经过汽油滤芯 : 滤芯本来就是过滤杂质的,结果突然来了这么多 “新杂质”,全被滤芯拦住了。
拦的量少还行,要是杂质多,比如车龄超过 5 年的老车,滤芯很快就被堵死,汽油供不上发动机,车自然就打不着火或者半路熄火了。
举个栗子,就像家里的下水道,平时头发丝、菜叶沉在管道底,水流过去没啥问题,可一旦倒了瓶疏通剂,这些东西全被冲起来,堵在滤网那里,水就下不去了。
油路堵塞也是一个道理,乙醇就是那个 “疏通剂”,只不过它疏通的是管壁上的杂质,最后全堵在滤芯上了。
绵还查过某汽修平台 2024 年的统计数据,每年春秋两季,也就是很多车主因为出差、旅游跨地域加油,或者季节变化加油站换乙醇汽油的时候,油路堵塞的故障报修量能比平时多 15%-20%。
其中 80% 以上都是车龄超过 3 年的老车,而且这些车之前基本没加过乙醇汽油,全是长期用纯汽油的。
有个汽修师傅跟我说,他去年碰到最严重的一次,一辆开了 8 年的老捷达,第一次加乙醇汽油,才开了 120 公里就堵了,拆下来的滤芯里全是褐色的胶状物就是乙醇把油箱里的老化积垢全溶解下来了,连滤芯的滤纸都被糊住了。
除了杂质被溶解,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 : 老车的油路材质问题。
很多人不知道,以前有些老车的油路部件,比如油管的密封圈、油箱的衬垫,用的是普通橡胶件。
这种橡胶件在纯汽油里挺耐用,可乙醇会对它产生 “溶胀作用”,简单说就是乙醇会让橡胶件变大、变软,甚至表面会掉小渣。
这些掉下来的橡胶渣混在汽油里,也会堵滤芯,严重的还会堵喷油嘴,修起来更麻烦。
绵还听说,有些老车的汽油滤芯是纸质的,这种纸质滤芯在纯汽油里能用挺久,但乙醇可能会让纸质软化,滤芯的纤维容易脱落,反而变成新的杂质堵油路。
而近几年出厂的新车,厂家早就考虑到乙醇汽油的推广,油路用的都是耐乙醇的橡胶,比如三元乙丙橡胶,滤芯也换成了合成纤维材质,所以新车换乙醇汽油,基本不会出这种问题。
比如绵邻居去年买的新车,平时在深圳加纯汽油,偶尔去湖南加乙醇汽油,开了快一万公里,一点事没有,就是因为材质提前做了适配。
再说说乙醇的另一个特性 : 吸湿性,这也是个隐形麻烦。
我们的汽车油箱不是完全密封的,平时加油、开车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少量进入油箱。
纯汽油和水不混溶,这些水会沉在油箱底部,量少的话根本没啥影响。
但乙醇不一样,它能和水完全混在一起,形成 “乙醇水溶液”,这个水溶液的密度比汽油大,也会沉在油箱底,可它会把油箱底部的杂质给 “泡” 起来,形成更难过滤的混合物。
尤其是在南方潮湿的地方,比如广州、南宁这些城市,空气中的水分本来就多,油箱里积累的水也比北方多。
这种情况下加了乙醇汽油,乙醇吸水后带起的杂质更多,堵滤芯的概率也更大。
绵有个朋友在佛山开了辆老轩逸,去年春节回湖北老家,加了乙醇汽油,没开多久就堵了,汽修师傅拆开油箱一看,底部有小半杯积水,就是因为佛山潮湿,乙醇吸水后把杂质全带起来了。
说到地域,这也是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我国乙醇汽油的推广不是全国统一的,比如东北三省、河南、安徽这些地方,早就全面供应乙醇汽油了,加油站基本找不到纯汽油;
但南方很多地方,比如广东、福建、浙江,还是以纯汽油为主。
所以南方的车主如果开车去北方,突然换成乙醇汽油,就特别容易出问题 : 因为他们的车平时没接触过乙醇,油路里的杂质没被清理过,一遇到乙醇就全被 “冲” 出来了。
反过来,北方长期加乙醇汽油的车,去南方加纯汽油,反而不容易堵。
因为乙醇已经把油路里的杂质清理得差不多了,纯汽油不会溶解新的杂质,自然没啥问题。
网友开玩笑说,这叫 “南车北油,问题难逃;
北车南油,没啥烦恼”,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是很多车主的真实经历。
还有人问绵,都是 92 号,纯汽油和乙醇汽油能随便换吗?
其实这里面还有个适配问题。
虽然标号一样,但乙醇汽油的热值比纯汽油低,比如 E10 乙醇汽油的热值,比纯汽油低大约 3%,不过这个对油路堵塞影响不大,主要是有些老车的发动机压缩比,可能不太适配乙醇汽油。
比如有些老车压缩比低于 9.0,加了乙醇汽油后,燃烧效率会变低,可能会导致积碳更多,间接增加杂质。
另外,不同国家的乙醇汽油标号不一样,比如美国有 E10、E15,甚至 E85含 85% 乙醇,如果我们的车加了比我国标准高的乙醇汽油,比如本来该加 E10,结果加了 E20,乙醇含量太高,溶解杂质的能力更强,堵油路的风险也会更大。
绵查过我国的《车用乙醇汽油E10》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乙醇含量是 10%±2%,也就是 E8 到 E12,所以只要加的是符合国标的乙醇汽油,标号对得上,一般没问题,但要是加了非标的,就容易出问题。
再说说老外的情况,比如美国,他们用乙醇汽油快 20 年了,几乎所有加油站都供应乙醇汽油,而且会明确标注乙醇含量。
美国的汽车出厂时,厂家就针对乙醇汽油做了适配,油路用的是耐乙醇的材质,滤芯也是专用的,所以美国车主换乙醇汽油,很少出堵油路的问题。
还有巴西,他们是乙醇汽油推广最彻底的国家之一、甚至有纯乙醇燃料的车,这些车的发动机和油路都是专门设计的,根本不会出现堵塞问题。
这说明不是乙醇汽油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有些老车没做好适配,车主也没提前做准备,才导致了堵塞。
绵觉得,随着我国乙醇汽油推广越来越广,以后新车都会提前适配乙醇汽油,老车慢慢被淘汰,这种堵油路的问题会越来越少。
毕竟乙醇汽油能减少尾气排放,还能节约石油资源,符合环保趋势,是未来的主流方向。
那我们老车主如果要换乙醇汽油,该怎么预防堵塞呢?
绵问了几个汽修师傅,总结了几点实用的建议。
第一、换乙醇汽油前,最好给车做个油路清洗,尤其是车龄超过 3 年、从没加过乙醇汽油的车。
清洗油路能把里面的积垢、杂质提前清理掉,避免被乙醇溶解后堵滤芯。
清洗一次也不贵,大概 200-300 块,比堵了之后修划算多了。
第二、检查汽油滤芯。
如果滤芯已经用了超过 2 万公里,或者是老的纸质滤芯,最好换成耐乙醇的合成纤维滤芯。
这种滤芯在乙醇汽油里更耐用,不容易软化掉渣,过滤效果也更好。
绵的朋友就是因为没换滤芯,加了乙醇汽油后堵了,后来换了合成纤维滤芯,再加乙醇汽油就没事了。
第三、加了乙醇汽油后,尽量不要长期停放。
比如半个月以上不开车,乙醇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混合后更容易沉积。
最好每周开一次车,让汽油在油路里循环起来,减少沉积。
如果实在长期不用车,下次开车前,可以先去汽修店检查一下滤芯,没问题再上路。
第四、加油一定要去正规加油站,比如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国企加油站。
正规加油站的乙醇汽油符合国家标准,乙醇含量和杂质都有保障;
而有些私人小加油站的乙醇汽油可能是非标的,乙醇含量不准,杂质也多,更容易堵油路。
绵之前听朋友说,他在私人加油站加了乙醇汽油,开了没多久就堵了,后来再也不敢去了。
其实绵觉得,很多车主对乙醇汽油有误解,觉得它容易坏车,其实只要提前做好准备,根本没问题。
比如绵的另一个朋友,开了辆老丰田,去年提前做了油路清洗,换了滤芯,之后加乙醇汽油,开了一万多公里,一点事没有,油耗也没明显变化。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