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这帮老钱车企最近总爱聊什么拥抱变革,讲真,有点可笑。他们不是主动拥抱,是被一个叫“柴油门”的大逼斗直接扇醒的。在此之前,他们干的事儿,说白了就仨字:装,接着装。他们觉得靠着上百年积攒下来的品牌玄学,就能在环保法规面前反复横跳,结果玩脱了,坏了菜了。
这帮大哥以为自己修炼的是金钟罩铁布衫,结果被美国环保署一巴掌拍下来,发现练的是压缩毛巾,一碰水就现原形。大众CEO被叫到美国国会,搞得跟小学生被请家长一样,当着全世界的面念检讨:“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用那个作弊软件,如果我用了,我也不应该被你们发现。”那场面,堪称企业公关史上的典中典。
这一下,整个欧洲汽车工业的底裤都被扒了。之前吹的什么“清洁柴油”,什么“百年技术积淀”,瞬间成了一个笑话。宝马、奔驰、雷诺、标致,有一个算一个,排队等着挨锤。这事儿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所谓的传统豪强,在技术上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他们不是不想搞新技术,是真搞不出来,只能在老本行上修修补补,顺便P一下成绩单。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就是那个味儿。
布鲁塞尔那帮官僚一看,好家伙,你们这群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集体叛变了革命?这还了得。于是调查委员会成立,听证会召开,搞得跟三堂会审一样。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帮车企已经尾大不掉了,必须得下猛药。什么猛药?直接把赛道给你换了。你们不是内燃机玩得溜吗?对不起,从今天起,这桌麻将不打了,我们改玩德州扑克。2035年,禁售燃油车。
活该!谁让他们自己不争气!
这个决定一出来,法国人先坐不住了。雷诺和标致的老板们跑去找马克龙哭,潜台词是“我们可是国家的脸面,你得保我”。马克龙什么人,那可是玩政治的高手,直接一句“我不会保护你们的欺诈行为”,把皮球踢了回去。翻译一下就是:脸都不要了,还要什么脸?德国那边,默克尔也给自家车企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核心思想就是“丢掉的信誉,自己捡回来”。
这下,欧洲车企们彻底傻眼了。他们就像一群苦练了二十年屠龙之技的勇士,突然被告知世界上根本没有龙,未来的战场是网络空间安全。这就叫降维打击。他们被迫从自己最舒适的领域,跳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由电池和代码构成的黑暗森林。
而在这片森林里,早就有一群虎视眈眈的猎人了。
当大众还在为ID系列的软件BUG焦头烂额,哭着喊着“再给一次机会”的时候,人家比亚迪已经快把车卖到你家CEO的院子里了。巴黎车展上,当马克龙还在为法国汽车工业的“领先地位”摇旗呐喊时,旁边的中国展台已经人满为患。这对比,简直就是行为艺术。Stellantis的老板塔瓦雷斯一边嘴上说着“这个决定很幼稚”,一边身体很诚实地投票支持了转型法案。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再不转,连上桌的机会都没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对欧洲车是有感情的。但感情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当电充。你把经典的雷诺5复刻成电动版,很情怀,666。但问题是,隔壁的中国同行已经把车造成了一个带轮子的手机、一个移动的KTV、一个能打游戏的超级沙发,你还在纠结你的车是不是有“法式风情”。大哥,时代变了,现在大家只关心续航、智能和冰箱彩电。讲真,我最近看评测,那些新车的内饰搞得跟网吧包厢一样,五颜六色的氛围灯闪来闪去,有时候觉得眼睛有点累。
如果说之前的竞争,是大家在一个餐厅里比谁的菜做得好吃。那现在中国车企的玩法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开着移动餐车到你家门口,不仅菜品丰富,价格便宜,还免费送一年的会员。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进攻是直接不跟你玩一个游戏。欧洲车企还在琢磨怎么把发动机的噪音调得更悦耳,中国车企已经开始研究怎么在车里开黑打王者荣耀了。这仗还怎么打?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你必须承认,奔驰宝马这些品牌,自带一种玄学光环。它们最值钱的不是三大件,而是那个标。买它的人,很多时候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是在买一个“身份认同”的压缩包,解压出来就是“成功”、“品味”、“懂车”。这种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底盘硬、做工差,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马斯克造车的哲学。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所有的缺点,在你眼里都是“有个性”。所以,BBA在短期内死不了,它们的护城河是人心。
但人心是会变的。当一个中国品牌,用奔驰三分之一的价格,提供了两倍的配置,还附赠一套比特斯拉还好用的自动驾驶系统时,消费者的信仰就会开始动摇。一开始可能是企业的采购车队,因为老板们最精明,只算经济账。然后是租赁公司。四年后,这些车流入二手市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花一辆POLO的钱,就能买到一辆配置拉满、空间巨大的二手国产电车。当他体验过电车的安静、平顺和智能化之后,你再让他去开一辆噪音巨大、功能简单的老燃油车,他会觉得那是上个世纪的古董。
这就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闪电战。欧洲车企最大的危机,不是技术落后,而是心态上的傲慢。他们死死抱着内燃机这个传家宝玉,总觉得电动车是“异端”,是小孩子玩的“玩具”,却没发现,人家玩的不是玩具,是任意门,直接跨越了你一百多年建立起来的技术壁垒。他们还在纠结工厂的工会问题,还在担心供应商的转型阵痛,而新的巨头已经完成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垂直整合,从电池矿产到整车制造,一条龙服务,成本控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所以,内燃机时代结束了吗?
问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多余。它什么时候结束,不取决于技术,也不取决于环保,而是取决于那帮欧洲老钱什么时候彻底认输,把桌子让出来。或者,等桌子被别人直接爆了。
就这么简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