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高管放狠话,销量下滑,经销商压力大

只有在慕尼黑的舞台上,奔驰才敢拍胸脯说“我们不怕中国”,到了中国市场,怕是连一句硬气话都不好意思说了吧?

这一场车展闹出这么大动静,倒不是谁家的新车多好看,而是奔驰首席技术官马库斯·谢费尔在2025年慕尼黑车展媒体日上的一席话,简直让人忍不住往下去琢磨琢磨。人家说了:“我们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跻身顶尖行列,因此无需惧怕中国。”这话说得可着劲儿了,比大葱蘸酱还带劲。但是,真要拿销量说话,数据啪啪打脸,连谢费尔自己都得小声嘀咕两句。

奔驰高管放狠话,销量下滑,经销商压力大-有驾

奔驰一直是老资格的豪华大牌,在欧洲自带主场滤镜,慕尼黑当地的人们对中国车企还没太多亲眼见识,难免觉得奔驰牛得不要不要的。这氛围啊,跟咱小时候家门口的麻将桌一样,只要自己人够多,说啥都有人撑着。谢费尔高兴了,嘴瓢了,说自己不怕中国车企,底气足得仿佛八百里水库只剩他一人游泳。不怕中国?这话搁在成都车展上说,估计展台下面得有不少大爷大妈哼哼两句:“这外企,是不是飘了?”

奔驰高管放狠话,销量下滑,经销商压力大-有驾

现实跟情怀是两码事。奔驰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卖了29.32万辆,同比下滑14%,第二季度更是惨,销量直接降了19%。仅7月份,奔驰销量跌到26653辆,环比暴跌了四成。这数儿相当于一夜之间楼下的小卖部换了几拨老板。而且这么跌,现场的经销商都坐不住了,有的直接关门退网,说是扛不住了。对于奔驰这种还靠着传统销售渠道的主儿来说,经销商退网,那可不是闹着玩——某些城市、某些区域说不定直接没人卖奔驰了。

咱们再瞅瞅中国品牌在欧洲咋样?比亚迪今年头八个月海外卖了63万辆,这当中光欧洲就贡献了7.1万辆,还成了意大利和西班牙新能源领域的扛把子。七月份比亚迪在欧洲新车注册量1.35万辆,比去年同期猛涨了两倍多,市场份额已经提到1.2%,还把特斯拉甩在了屁股后头。这种数据,换到娱乐圈,就是笑傲流量榜的节奏,用网友的话讲:“比亚迪简直不讲武德。”

其实你说中国品牌在欧洲火成啥样,不光是靠嘴,也不就光搞个几个微博热搜,而是策略玩得溜。比如,比亚迪直接瞄准了欧洲山多路复杂的地形,把混动系统调校到位,一个WLTP标准下百公里1.2升的油耗,居然比同级燃油省67%。阿尔卑斯山里冰天雪地实测,人家不仅能爬坡,还能在零下15度跑得飞快。瑞士、奥地利本地消费者看了眼,直接认定这车是真家伙。

充电网络也是个制胜法宝。比亚迪跟欧洲大头IONITY、Enel X联手搞互通,车主通过车机查找40万个充电桩,覆盖28个国家。这种布局,你说像不像以前网吧布点,谁掌握资源谁就是老大。更麻辣的是专业人士都在买中国车,比亚迪统计自己欧洲车主里,专业技术人员占了三成五。工程师、建筑师啥的,买车那是比咱挑西瓜还讲究,能被这帮人看上,说明车是真的硬气。

奔驰见势不妙,也动了脑筋:和自己中国研发团队加强合作,想通过技术和成本优化抢回市场。全新纯电GLC国产版就直接上了宁德时代高密度电池,还专门针对中国路况和气候做了调整。不过说到底,这种事情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宝马早就跟Momenta搭伙把智驾技术往前推,奥迪也拉上华为做起了“朋友”。明眼人心里有数,豪华品牌们都一样,谁都知道,抄作业要趁早,不然就很难出圈。

纯电GLC这车上数据确实有意思,800伏高压平台,10分钟充303公里,续航能到713公里,比过去的奔驰够扛票了。轴距直接做到2972毫米,专门中国市场来了个6座布局,微软和谷歌AI堆一起,给国产版本还配套了贴合中国用户的智能语音。这些参数和配置听着牛逼,外加有“三叉星徽”撑腰,谁都想说一句“奔驰还是有排面”。

但是老百姓买车看什么?你车再豪华,数据再漂亮,用起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买车的大多数人,不再光盯着品牌溢价,而是老老实实看实际体验。奔驰往年在中国高高在上,可现如今销量一路向下,三叉星徽也有点掉价了,人称“打落的神坛”。谁都知道,神不能流血,但奔驰偏偏挺住了“失血”局面。

奔驰高管放狠话,销量下滑,经销商压力大-有驾

说到底,全新纯电GLC进中国市场,面对的是三大阵营包围。35万以上的高端豪华,有特斯拉Model Y L、理想i8和问界M8纯电版等着,主流阵营20-35万之间,乐道L90、领克009一拥而上,再往下还有零跑C16、深蓝S09、东风奕派008这些性价比代表。这市场结构已经“固化”得很难搞,各区间都是大佬扎堆,哪来那么多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冲劲完全不减。比亚迪、小鹏、零跑这些在慕尼黑车展上推新车型,不是为了抢个风头,而是真想用产品线拓展和成果延续,把自己的空间做大。根据Dataforce的7月数据,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3%,并且连着三个月都破5%。混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份额更是飙到9.7%的新高。

奔驰高管放狠话,销量下滑,经销商压力大-有驾
奔驰高管放狠话,销量下滑,经销商压力大-有驾

现在说奔驰技术领先,没错是领先,但只靠技术参数跑不赢中国市场。大家都知道:智能、更懂用户、更能省钱的产品才是王道。单靠三叉星徽,还能让情怀消费撑几年?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最“挑剔”的车主了,体验不好,立马换车。奔驰的历史积淀能撑住现在,但未来呢?假如哪天比亚迪在德国直接办个车展,估计谢费尔的豪言壮语也得缩水。

奔驰高管放狠话,销量下滑,经销商压力大-有驾

想一想,这场“电车大战”不光是技术比拼,也是品牌光环褪色的一场心理战。奔驰风光多年,高管们习惯了站在高处“俯瞰”,可现实中没用,谁能看懂消费者才是不败本事。你觉得呢?在这个谁都能发微博、谁都能写评论的年代,是不是高管们的底气也该跟着市场动态来点修正?你认同奔驰的“主场效应”吗?中国造车还会被欧洲嘲讽多久?欢迎评论区说说你的观点,你见过哪些被现实“打脸”的豪言壮语?一起聊聊。下一次,谁会在谁的主场“嘴瓢”,还真不好说。

奔驰的“自信”,到底是真自信还是纸糊的“主场滤镜”?这牌面,只能靠下一场销量证明,不服来辩。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