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停车场,雾气还没从车头消散,我站在宝马罗马尼亚展厅外,手里端着一杯自动贩卖机里三块钱一杯的咖啡。车灯下,滨海湾蓝的金属色反光有点像深夜水泥地上的油渍,时不时闪现一道死亡金属乐队风格的幽蓝。脚步声很轻,近旁传来低语:“这台宝马M4 CS,你猜多少钱?”
如果你是我,面对一台售价超过20万欧元(换算成人民币,能买市区的一间小公寓),你会怎样评价“最贵M4”?它的身世也不算简单——官方出品,限量46台,专为纪念摩托车传奇Valentino Rossi的46岁生日。一个化身神话的赛车手,仿佛只需一个数字,宝马为此专门打造两种特别版,运动和时尚,两种涂装,你挑哪一个,也无关紧要,反正它也不会出现在你的车库。
转一圈,碳纤维反光、黄色条纹、巨大的“46”数码贴纸,设计元素直接劈头盖脸砸下来。你能感受到设计师的自信和预算富余——连制动卡钳都霓虹黄,这不是“有钱炫富”,这是“有钱炫情怀”。说实话,内饰里的圣保罗黄色缝线和Alcantara方向盘更像某种西装定制的玩笑,但至少头枕上的VR46,提醒你这台车有自己的故事——不是买菜,也不送外卖,而是躺在博物馆或者收藏家的车库里过生日。
还是说说“证据”。技术层面,要扒拉出这车的“贵”字,并不在动力:550马力、S58直六、八速M Steptronic、百公里加速3.4秒,一样不缺,但和普通M4 CS/CSL比也没天差地别。无论谁坐进驾驶舱,表情都像刚按了esp的关闭键:不抢风头,稳中带皮。
外观的变化比较容易看。前脸换了横向Y字格栅装饰,碳纤维唇、两块裸露碳纤维机盖,尾部激光尾灯也就那样,没有CSL那种一体式尾翼——明明都限量了,尾部倒还是保守派。说到底还是样子货? 或者是给收藏家发明新“炫酷系数”的机会,谁也说不清。
很多人喜欢研究“限量版都贵在哪里”。在犯罪现场,嫌疑人往往会留下动机,而限量版宝马的动机其实很简单:车少、人多、情怀价。你永远无法掂量一个9届摩托车世界冠军的粉丝有多热情,他们可能与你在人生的交汇点就为了一辆车拼杀到底。而且46这个数字——如果你打算用身份证号去碰,结果可能跟中彩票差不多。车身上的每一块碳纤维、每一丝黄色缝线,只是为那句“我有一台M4 VR46”添砖加瓦,至于还能跑多快,恐怕没人真的关心。
内饰其实变化更大,但有些尴尬。曲面屏幕像是后装导航,融入碳纤维的环境里就像高三班主任穿着荧光橙冲锋衣;不是说不好用——只是从“性能车”进化成“电子数码产品”,总令人有种技术流失落。可谁在意呢?性能车和限量车,在这个价位已经不再属于街头;情怀,比性能更贵。
冷静下来,这台车的贵和普通人的生活完全没有交集。有钱人可能会在酒会上刷卡下单,中产们在机票和房贷之间权衡,而懂车的技师,一边给发动机保养一边暗骂“又是碳纤维,拆起来可要命”。设计师估计也习惯了“限量版报价比官方价格翻八倍”这一套,反正“你买不到,就不会有投诉”。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唯一能享受的实物证据,就是一套高清图片和随手点开的新闻稿。
当然,我并不打算否定这种“限量情怀制造”。毕竟,人类文明史也是由“限量玩具”和“独特故事”堆起来的。宝马给Valentino Rossi造车,像是警察给破案的功臣发兽医纪念章,华丽又实在。只是这些高价“情怀商品”始终会跟大多数人的日常擦身而过,最终留下的,都是一个永远等待下一个热爱者的等待。
你可能会问——值不值?如果用工程师的标尺测量,“性能变动不大,价格飙高,设计是情怀,买卖是赌博。”把这辆车摆在国内市场,宝马官方估计也要呵呵一笑,踮脚夸奖:“引进了也没人买”,这里面既有现实的残酷,也有市场的讽刺。国内限量宝马M4 CS的买家,可能还没等到车,就先被限购政策限住呼吸。最后只剩下问号:到底是什么构成了车的价值?
说到底,“证据链”在这里变成了一场情怀秀和收藏家游戏,普通人与它保持冷静距离,倒也心安理得。你可以沉迷于马力曲线,也可以在涂装色号上纠结;但无论是哪种玩法,这台车都像深夜停车场上的矿灯,遥远又难得——不是属于路上的每一个人。
这场“最贵宝马M4”的实拍,注定是一次距离感极强的秀。你会羡慕吗?会嘲笑吗?说到底,你觉得限量版的“崇拜资本”与“身份光环”,到底重要吗?如果让你拿掉情怀和故事,只看马力和变速箱,这辆20万欧元的宝马,和普通宝马有什么不同?朋友圈和收藏家之间,你会选择哪一道车门?
证据已经摆在这里了。你来推理,你来选择。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