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阵子跑包头调研,一进市区,马路上不仅没什么绿波,连旧车置换补贴的招手声也没听见。听销售小哥说,这回电话换了,政策能不能恢复,难说啊。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点无奈,像是刚听到新的对接电话又换了似的。
说起这个以旧换新电话,9月15号之后,包头市商务局的咨询号码从5618691变成了6668691。这个变动看着挺小,但对接起来却很麻烦,我同事透露,类似这种行政电话换新,背后往往是一锅大料——多个部门协调、内部系统升级,活脱脱像拆楼装修,外头看不出破坏,里面乱成一团。(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里头记了家门口修理厂老板的说法,原来打561,每天起码接五六个问维修旧车置换的电话,电话换了,客户都得重新适应。这不禁让我好奇,这样换号,会不会造成客户流失?毕竟换号当天多少人打不通,白忙活。
你说这政策啥时候能恢复?估计得看厂商资金链和政府预算,毕竟汽车行业供应链紧张,厂家的报废优惠和补贴也得按部就班,没这钱谁愿意接盘旧车换新车啊。听我一个老朋友说,整个汽车产业链上游零件供给,平均延迟至少2个月,短期根本谈不上刺激换车。
包头这区块,消费惯比南方城市还保守,同价位新能源SUV,比如比亚迪宋Pro和长安CS75 PLUS,实操体验上差距就大了。比亚迪涨价后续服务稳定,动力电池剩余度普遍60%到70%(体感),长安续航表现给力但售后响应慢,个别车主说修车预约得提前两周。
刚才提问一下,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为什么新能源补贴政策总跟着电话变动频率成正比?这是不是变相反映了背后流程的不透明?我个人猜测(样本少),电话换号背后可能是政策调整的试点阶段,想悄悄观察市场反映。
我自己算了笔账,假设一辆车平均换新补贴3万,补贴期暂时搁置半年,按照包头市年换新保有量超2万台(体感),这政府预算顶多减少6亿左右,成本控制得还算合理。具体操作层面能否按时落地,树倒猢狲散,供应链一耽搁,谁敢拍胸脯保证?
前面说政策暂时搁置,这话有点宽泛。厂家的压力和上下游传导速度比我想象里还要慢得多,有点像熬汤,火候不到时间久了味就散。你说是不是这条路太拐弯了?
顺带一提,卖车的渠道这两年也变了味,线上预约新车,线下看车体验,都靠后台数据支撑。换号这种事儿,在系统输入端可能几分钟搞定,可对终端用户,影响真是突然且明显。车在哪里,我咋买?这是很多用户心里的真实声音。
我之前听一个修理工无意中说,换电话已经够烦,还得反复申报状态,客服忙死了。这种操作效率低下感,和他们身边的一台台机器零件供给突然断档,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了,说到车,你有没有发现,买车人经常忽略一个细节——接线电话背后那一列列流程。其实这东西就跟买菜讲究新鲜度一样,流程慢了,用户体验全盘打折。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换旧号这件事,和新能源政策紧紧相扣,政策柔性调整频繁,背后是资金实力和产业链变化双重牵动。你觉得这背后更是行政动作还是市场反应呢?
不得不提,这个6668691新号码响起来的第一声,或许就意味着包头市汽车行业又将有一轮新的考验或机遇在等待。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我们只能摸着电话筒,耐心听它讲故事。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