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10EM-P全系标配四驱体验:雨雪天、堵车路,才知配置有多香
其实说起汽车配置这事儿,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前阵子和邻居老王在小区门口闲聊。那天他刚换了新车,一屁股坐上去,连声感叹:“现在买车,不带点花活都不好意思出门!”我一边听着他吐槽老款家轿倒库还得靠自己掰方向盘,一边琢磨,这些年我们对“好用”两个字的理解是真的变了。
先说智能大屏吧。十年前谁家要是中控有个彩色液晶,那绝对是亲戚朋友聚会里的话题担当。可如今,没有大屏、没有手机互联,真就像回到黑白电视年代似的。我记得去年陪表弟看二手车,他一进驾驶室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没CarPlay?”你别笑,现在年轻人宁愿牺牲点空间,也不想放弃能随时投屏导航、刷歌的乐趣。
不过最让我觉得变化大的,其实不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玩意,而是底层技术上的东西——比如四驱系统,以前总觉得离普通人远,现在反而成了很多家庭用车绕不开的话题。我舅舅原来开过一台纯机械四驱SUV,每次保养都要抱怨油耗高,还动不动漏油。有次冬天下雪,他信心满满地开出去转了一圈,结果差点没从沟里爬出来——后来修理厂师傅还顺嘴念叨一句:“城市里哪用那么复杂?费劲。”可现在再看看身边人的选车标准,只要预算够,都想试试电混四驱的新鲜劲儿。
领克10EM-P这套智能电混四驱,说实话刚上市时我也半信半疑,总觉着是不是噱头多过实际。但上个月正赶上北京下暴雨,我一个哥们非要拉我去昌平吃烤串,我们俩硬着头皮往外冲。他那辆10EM-P一路高速超车,有段积水路面突然来了侧风,本以为又该打滑,可方向盘纹丝不动,人稳稳当当过去了。回来后群里有人问油耗咋样,他顺嘴一句:“比两驱多不了多少。”据他说自测下来百公里也就0.1几升上下,比以前机械结构省心太多。这种安全冗余感,是早几年根本体会不到的。
还有个冷知识,上回4S店技师悄悄跟我讲,现在主流电机做P4布置(就是后桥加独立电机),响应速度快到夸张,高速深踩油门零延迟,而且因为结构简单,不容易坏——不像早期某些进口越野老爷子,换个分动箱修一次钱包瘦三圈。他还补充了一句,“咱们北方冬天,下雪路湿滑,这种50:50扭矩分配是真顶事。”
除了动力和安全,其实内饰舒适度提升也是这些年变化特别明显的一块。有时候晚上加班晚了,一个人钻进座椅打开氛围灯,再让哈曼卡顿音响随便播首轻音乐,那感觉真跟包厢似的。不光前排享受,这次连后排都安排明白:Nappa皮椅、电调通风按摩,还有承重15公斤的小桌板,小孩写作业或者临时放盒饭,都挺方便。我媳妇第一次坐副驾的时候直接问:“你这是买新房送沙发了吗?”
但并不是所有升级都是无脑堆料,比如激光雷达,全系标配之后才知道它值在哪儿。今年春天南城团雾天气特别频繁,有回清晨自驾出城,高速上一片白茫茫啥也看不见,但激光雷达搭配英伟达芯片照样能识别障碍物。当时副驾驶的大姐还一直担心撞护栏,我只能解释,“放心吧,这套智驾系统盯得比咱眼睛细致。”后来查资料才晓得,它还能随着算法升级不断优化功能,就像手机推送更新一样,新花样一年比一年多。
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这么在乎这些高科技配置。我表叔在西南山区跑运输,他更关心的是空调耐造、底盘抗造,还有维修起来别太麻烦。据他说,有些新技术出了问题小地方找不到懂行的人修,所以选配置还是看个人需求。不过最近他也开始关注新能源,说主要是因为补能站越来越密集,加上政策支持,他们县里的出租公司已经开始批量采购混动车型,用起来经济账划算不少。这趋势变化之快,让村口那些专修化油器的大爷直摇头,说“时代变啦”。
最后插句八卦:听说今年二手市场上的老款纯燃油SUV掉价掉惨,有位群友原本想着卖掉置换新能源,看行情直接傻眼——带机械四驱那种反而没人问津,新晋买家全盯着有没有智驾辅助、激光雷达啥的新装备。一时间竟然成了冷门收藏品,也是没想到啊……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