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聊点劲爆的!
最近车市风云突变,各种营销手段层出叠见,简直亮瞎我的双眼(反讽)。
这不,长城汽车的魏建军老总,终于坐不住了,直接开炮!
魏总这次是真动怒了。
他在行业会议上怒问:“刚发售,半年就暴跌十万的车,谁敢下手?” 这话一出,某些车企的遮羞布瞬间被撕得粉碎!
更狠的是后半句:“吹熄他人的灯火,得看那是什么玩意儿,若是引人误入歧途的邪火,我定要铲除!” 意思很明白:有些不正当竞争,必须有人管一管!
说实在的,我特别理解魏总的这份心情。
中国汽车业发展至今,一代代工程师殚精竭虑,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才有如今的局面。
可现在呢?
有些车企,心思没放在提升产品硬实力上,全在“价格厮杀”里较劲。
何谓“价格厮杀”?
说穿了,就是看谁降价更狠!
新车一推出,恨不得一天一变价,今天让利几千,明天直接打骨折。
表面看,好像车友们占了便宜,实情呢?
这其中的道道可太多了!
降价的钱从哪里来?
莫非是车企老板一时兴起,自掏腰包补贴?
当然不是!
最终的成本,还得从车子本身找补。
怎么找补?
偷工减料呗!
别不信,现在有些厂家,为了省钱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你看不见的地方,比如电线材质、底盘结构,暗地里给你换成劣质的;你瞧得见的地方,比如内饰用料、配置水平,能省则省。
等你开回家,用不了多久,问题就接踵而至。
那时候,修车的时间比驾驶都多,光是想想就够糟心!
之前一位哥们儿跟我抱怨,说他入手了一辆标榜“性价比天花板”的新能源车,结果开了还不到半年,电池续航里程大幅缩水,小毛病更是层出不穷。
去售后服务中心咨询,人家却告知,这是“常见状况”。
这叫什么事儿?
这种压低自身品质来挑起恶性竞争的手段,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
厂商们都忙着比拼降价幅度,哪还有多余的资金投入研发?
又哪有心思提升技术水平?
长此以往,中国汽车的声誉岂不毁于一旦?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劣质驱逐良品”的现象,会让那些用心做产品的厂家跟着倒霉。
你坚持高标准,执着于技术革新,人家靠低价就能把你击垮,谁还愿意脚踏实地搞研发?
魏总“恨铁不成钢”,就恨在这里!
他所见的是,一些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蝇头小利,无视长远发展,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魏总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因为长城汽车本身也参与了降价促销。
不过,降价也需要区分。
一种是“健康降价”,通过技术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来压低成本,让用户真真切切地享受到实惠;另一种是“病态降价”,通过偷工减料、牺牲用户体验来博取眼球,这种降价纯粹是无赖行径!
那么,作为车友,我们该如何应对?
我的建议是,选购车辆时,切莫只盯着价格,更要看重品质。
多下功夫,多参考真实车主评价,别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给迷惑。
要知道,汽车不是快消品,它关系到咱们的人身安全,务必谨慎选择。
此外,要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
那些价格低到离谱的车型,肯定存在问题。
别期望天上掉馅饼,小心砸下来的是石头!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背后必有缘由。
魏总这次“吹熄鬼火”的举动,实际上是在呼吁整个行业,回归理性经营,坚守产品质量,用自主创新来赢得市场认可。
唯有如此,中国汽车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才能在世界汽车之林拥有一席之地。
发人深省的是,魏总的这番话,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力挺他,认为他敢于直言不讳;也有人批评他,认为他“格局不够大”。
各位看官,对于此事你们怎么看?
你觉得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应该驶向何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