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价格战。
你看它又是限时抢购,又是厂家补贴,又是直接一口价,恨不得把“降价”两个字贴在车身上。
这是为啥?
车市不好混了呗。
各家都想多分一杯羹,蛋糕就那么大,你不抢,别人就抢走了。
捷途也不例外,得活下去,还得活得好。
所以,降价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但这事儿细琢磨,又没那么简单。
你想啊,X70超越版直接干到6.99万起,这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
要知道,它之前可是要十万多的。
这就像是,你昨天还吃着山珍海味,今天突然只能啃馒头了,落差巨大。
这种操作,相当于啥?
相当于割肉求生啊!
捷途这是铁了心要冲销量,不惜牺牲利润。
但这种做法,真的可持续吗?
知道为啥吗?
因为汽车这玩意,不是一次性买卖。
买了车,你还得加油,还得保养,还得维修。
如果厂家只顾着卖车,售后服务跟不上,那消费者肯定不买账。
这就像是,你买了个漂亮的花瓶,结果一碰就碎,谁还敢买第二次?
而且,这种大幅降价,也会影响品牌形象。
原本十万多的车,现在六万多就能买到,消费者会怎么想?
“这车是不是质量有问题?”“是不是配置缩水了?”一旦消费者产生这种疑虑,那再想挽回就难了。
捷途这次降价,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各家都在拼价格,拼配置,但真正能做出差异化的,却不多。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卖包子,你卖的包子馅儿没啥特色,那只能靠降价来吸引顾客了。
再看看那些插电混动车型,山海L6、L7、L9、T1、T2,名字倒是挺唬人,但销量表现却差强人意。
为啥?
因为插电混动这玩意,本身就有点尴尬。
你说它是新能源吧,还得烧油;你说它是燃油车吧,还得充电。
这种不上不下的定位,让很多消费者感到纠结。
这种情况,就好比是,你想吃火锅,又想吃烧烤,结果店家给你端上来一个“火锅烧烤一体锅”,味道怪怪的,价格还死贵,你还会点第二次吗?
不过,捷途也并非一无是处。
至少,它敢于尝试,敢于降价,敢于推出新车型。
这种勇气,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得有实力,还得有策略。
记住:价格战只是短期手段,长期来看,还是要靠产品力,靠品牌力,靠服务力。
所以说,捷途这次降价,短期内可能会刺激销量,但长期来看,效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毕竟,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会货比三家,会考虑性价比,会考虑售后服务。
人真的是太难了,买车也难,卖车也难。
车企想赚钱,消费者想省钱,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捷途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光靠降价是不够的,还得在产品、服务、品牌上下功夫。
否则,就算这次降价成功了,下次呢?
下下次呢?
难道要一直靠降价来维持销量吗?
这种操作,简直就是饮鸩止渴的终极形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