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万买理想i8 Pro版,却连冰箱彩电都不配? ”,用户的不满让理想汽车上市仅5天就推翻产品规划,全系撤下欣旺达电池,标配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降价1万还送万元音响! 这场闪电战背后,是高端纯电市场对“电池身份”的重新定义。
2025年8月5日,距离理想i8正式上市(7月29日)仅过去一周,理想汽车突然宣布全系车型配置调整:
取消Pro(32.18万)、Ultra(36.98万)版本,仅保留Max版作为唯一配置,售价从34.98万降至33.98万元;
全系标配宁德时代97.8kWh三元锂电池,取消原Pro版搭载的欣旺达90.1kWh电池;
赠送价值1万元的铂金音响,后舱娱乐屏改为1万元选装,原Ultra用户仅需加1万即可获得顶配。
这场“上市即改配”的闪电操作,直接源于用户反馈的爆炸性压力。 数据显示,i8开放预订72小时内,98%的订单集中在Max和Ultra版本,而缺少冰箱、二排娱乐屏等核心配置的Pro版几乎无人问津。 用户吐槽:“32万买理想,连‘冰箱彩电’都没有,不如买28万的L6! ”。
理想CEO李想火速回应:“此前延续L8的版本划分是惯性思维错误,现在听劝回归理想ONE模式! ”。
1. 性能差距:续航与快充的双重压制
欣旺达90.1kWh电池CLTC续航670km,而宁德97.8kWh电池续航达720km,多出50km;
宁德电池支持5C超充,10分钟补能500km,欣旺达虽同为5C电池,但实测快充稳定性弱于宁德。
2. 安全与寿命:麒麟电池的“护城河”
双面水冷+电芯倒置设计:宁德麒麟电池将冷却板置于电芯之间,换热面积扩大4倍,热失控时乘员舱温度降低超100℃;
15mm铝合金护板:行业最厚防护,通过枪击、冰水冲击等50项极端测试;
8年快充无衰减承诺:欣旺达叠片工艺存在毛刺隐患,长期一致性风险更高。
3. 用户认知:宁德=高端,欣旺达=二线?
调研显示,70%的30万以上纯电用户将“宁德时代电池”列为必选项。 同级竞品如问界M9 EV、蔚来ES8高端线均采用宁德电池,理想i8 Pro混用欣旺达被质疑“同价不同质”。
理想最初规划双电池供应商,本意为降低成本,欣旺达90.1kWh电池比宁德同规格便宜约1.2万元/套。 但用户对电池品牌的敏感度远超预期:
有车主晒订单备注:“非宁德电池就退订”;
客服证实,Pro版退单率超40%,主因是电池供应商信息曝光后。
行业分析师指出:“当车型突破30万门槛,用户默认基础价包含完整体验。 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心脏’,品牌已成为身份标签。 ”。
欣旺达并非技术薄弱。 其6C超充实验室数据甚至优于宁德,且固态电池研发进度领先。 但问题在于:
高端乘用车市场对二线品牌信任壁垒难破,用户只认“宁王”;
车企被迫二选一:要么透明标注供应商并降价(如L8 Air版用蜂巢能源),要么全系高端电池维持溢价。
理想此次“断腕”,本质是选择后者。 尽管宁德电池成本更高,但通过取消低配版、缩减选装件对冲,毛利率仍能维持在25%以上(原L系列约21%)。
这场电池更换风波,折射出30万+纯电市场的残酷法则:
配置必须“顶格”:用户对冰箱、彩电、空悬等缺失容忍度为零;
供应链透明化:核心部件供应商成购车决策关键,混用策略遭反噬;
体验大于参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8年无衰减”承诺,比纸面续航数据更具说服力。
正如某车主在理想社区留言:“我买理想i8是为全家安心,宁德时代是底线,没得商量。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