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上了高速以后更费油?很多司机不清楚,内行人告诉你根本原因
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个开了12年车的老司机。最近啊,有个刚拿到驾照没多久的朋友找我聊天,一脸困惑地说:“老李,我刚上高速跑了一圈,这油耗怎么比我在国道上还高啊?不是都说高速省油吗?我这车是不是出毛病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看来,关于“高速一定省油”这个误区,还是得好好跟大家掰扯掰扯。咱们老司机常挂在嘴边的“上高速更省油”,这话没错,但前提是你得开对车、开对速度。如果你开的是小排量涡轮增压的车,还顶着120码狂飙,那油耗不飙升才怪! 这不是车的问题,而是你没摸透你爱车的“脾气”。今天,我就结合我这12年的开车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为什么上了高速反而更费油,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油耗这事儿,跟车速到底啥关系? 很多新手司机以为,车速越快,发动机效率越高,油耗就越低。这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在低速行驶时,比如咱们在市区堵车,走走停停,发动机频繁启停,油耗自然高。但当车速提起来,进入一个稳定状态,发动机的效率确实会提高,油耗也会随之降低。这个油耗最低的区间,咱们管它叫“经济时速”。可问题是,这个“经济时速”并不是一个固定值,70、80、90这些数字,对你的车来说,可能一个都不准! 每辆车的“经济时速”都不同,它取决于你的发动机排量、最大功率转速,甚至你的驾驶习惯。就像我那个开了9年的丰田威驰,1.5L的小排量,动力平平,但胜在省油。平时在国道上跑,油耗能控制在5.5到6个油。可一旦上了高速,我如果一脚油门踩到120码,那油耗蹭蹭往上涨,比国道还费油!为啥?因为这个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经济时速”的范围,发动机在“嘶吼”,油耗能不高吗?
那么,到底怎么找到自己爱车的“经济时速”呢? 别急,我这儿有个土办法,但非常实用。根据我多年的经验,车子的经济时速,大致对应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的40%左右。 拿我的威驰来说,最大功率转速是6000转,40%就是2400转。当我把车速稳定在110公里左右时,发动机转速刚好在2500转上下,这时候油耗最低,跑高速反而比国道省油。后来我又用一辆1.8L的二手车验证了这个方法。这车最大功率转速6200转,40%是2480转。我发现,当车速开到120码时,转速也就2500转左右,这时候油耗反而很低,表显能掉到6个油。这说明,大排量的车,它的“经济时速”区间更高,开到120码依然在“舒适区”,所以越快越省油。但小排量的车,尤其是现在流行的1.5T、1.4T这些,发动机功率有限,你让它跑120码,它就得“拼命工作”,转速拉得老高,油耗自然就上去了。所以,别再迷信“高速一定省油”了,关键得看你的车能不能“扛得住”这个速度。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涡轮增压发动机了。 网上不是老有人说“带T的车,上了高速油耗低到离谱”吗?这话也对,也不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省油,是建立在“涡轮起作用”和“保持经济时速”的前提下的。 在国道上,车速慢,发动机转速低,涡轮根本没工作,车子就靠基础排量在跑,油耗自然不低。但上了高速,车速提起来,发动机转速上去了,涡轮开始“增压”,动力变强,这时候如果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合适的车速,油耗确实会很低。但问题来了,很多小排量涡轮增压的车,为了达到120码的限速,发动机转速已经接近或超过3000转,这已经超出了“经济区间”。发动机在高转速下疯狂运转,风阻也随着速度的平方急剧增加,油耗想不高都难。所以,开着小排量涡轮增压的车跑高速,你得悠着点开,别总想着“一脚油门到120”,那样只会让你的钱包“大出血”。
最后,我想说的是,开车这事儿,讲究的是“人车合一”。 你得了解你的车,知道它的长处和短处。大排量的车,适合高速巡航,越快越稳,油耗也越低;小排量的车,更适合城市代步,经济实惠,但跑高速就得“温柔”一点。 别总听别人说“高速省油”,就盲目跟风。每个人的车不同,驾驶习惯不同,路况不同,油耗自然也不同。我建议大家,下次跑高速的时候,不妨试试用我那个“40%转速法”来找找自己车的“经济时速”。你会发现,原来开车也可以这么“精打细算”。油耗不是魔术,它背后是科学,是规律。 摸清了规律,你就能成为真正的“省油达人”。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上了高速以后更费油?根本原因就在于你开的车和你开的速度不匹配。别再被“高速省油”的片面说法迷惑了。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你的爱车,它的“经济时速”是多少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