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长沙中院一纸裁定,宣告广汽菲克正式进入破产程序。这家曾经承载无数越野情怀的合资车企,终因81亿债务压顶、无人接盘而黯然退场。消息一出,三十万国产Jeep车主瞬间陷入“售后无门”的困境,而这场悲剧的背后,则是合资双方长达数年的内耗与战略失误。
股权之争拖垮品牌,五年无新车更新
广汽菲克的衰败,早有征兆。自2018年起,合资双方——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因控股权问题争执不休。外方希望持股比例提升至75%,以掌握绝对话语权,而广汽则坚决反对。这场拉锯战直接导致新车研发陷入停滞,国产Jeep车型五年未换代,产品力严重落后。当比亚迪、理想等品牌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高歌猛进时,广汽菲克仍在依赖老旧的燃油车平台,终被市场淘汰。
质量问题频发,口碑崩塌
售后难题:车主变“孤儿”,配件等待遥遥无期
破产消息公布后,受伤的莫过于老车主。许多4S店早已退网,剩余的售后网点也面临配件短缺的问题。有车主反映,更换一个普通零部件可能需要等待数月,而涉及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维修更是难上加难。尽管破产管理人称正在协商售后方案,但参考此前类似案例(如郑州日产),车主很可能面临漫长的等待期。
合资模式反思:僵局之下的然结局
广汽菲克的破产,为国内合资车企敲响了警钟。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时代,传统合资车企若仍固守燃油车市场、忽视技术迭代,同时陷入股权内斗,终只会被市场抛弃。Jeep的案例证明,情怀无法支撑品牌长远发展,唯有紧跟技术趋势、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
结语
广汽菲克的倒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对于车主而言,未来或许只能转向平行进口渠道或第三方维修点,但成本与便利性无疑将大打折扣。而对于行业来说,这一案例再次印证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铁律。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任何品牌若不能及时转型,终将被时代淘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