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

成都的交通,那叫一个“梗阻”。

开车的人,谁没在三环线上体验过“寸步难行”的绝望?

七百万的机动车保有量,光听着就让人“望而却步”。

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有驾

交通管理部门也算“殚精竭虑”,又是“慢郎中”抓拍,又是各种优化方案,可效果嘛,总让人觉得“差强人意”。

不少人将“镝矢”指向新能源车,觉得它们“鸠占鹊巢”。

马路上行驶的车辆,十辆里恨不得有三四辆挂着绿牌。

依我看,这“锅”新能源车背得有点“委屈”。

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有驾

你说毫无瓜葛吧,断然不是。

但要说是“罪魁”,那可得“锱铢必较”一番。

毕竟,新能源车也分“公私”两种,一种是寻常百姓自家用的,另一种是跑网约“生意”的。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成都那三十一万+的网约车“军团”了。

什么“体量”?

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有驾

这么说吧,官方数据显示,成都有效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都有二十几万个,这还不算那些“兼职”跑顺风车,没有“名分”的“游击队”。

而截至去年底,成都新能源车总共才九十三万余辆。

网约车占比多少?

五分之一还要多!

要知道,成都传统的巡游出租车,也就一万五上下。

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有驾

占所有机动车比例,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这番“比量”,是不是有点“扎心”?

你或许“纳罕”,说拥堵,怎么老是“纠缠”网约车?

因为在我看来,这网约车,兴许才是成都交通“梗阻”的“作俑者”。

以往的出租车,“扬招”即停,流动性极强。

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有驾

现在的网约车呢?

得提前到“点位”候着,定点“蹲守”。

问题就出在这“候”字上。

有些网约车师傅,着实不太“讲究”,小区门口、商场路边,哪里“顺手”停哪里,径直把一条好好的路给“截断”。

这种“人造拥堵”,每天都在“粉墨登场”。

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有驾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网约车司机“逐利”心切,加之对路况“生疏”,剐蹭事故的“几率”,较之普通车辆高出太多。

不信你“信手”一搜“成都 网约车 事故”,出来的结果能让你“瞠目结舌”。

这种小事故,处理起来“旷日持久”,一次次加剧拥堵,尤其是在早晚“潮汐”,三环路、剑南大道,简直是网约车剐蹭事故的“重灾区”。

当然,咱也不能“以偏概全”,说所有网约车都这般。

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有驾

但与出租车相比,这种“乱象”的“概率”,的确高了不少。

所以,要想缓解成都的交通“滞涩”,我觉得提高网约车“门槛”,实属“势在必行”。

至少,司机得“熟稔”基本的交通规则吧?

不能没客人的时候,慢悠悠地当“慢郎中”,一来“单子”,就猛打方向,跨好几条车道“变向”。

这操作,看得人血压都“飙升”了。

成都网约车超31万辆,是否成交通拥堵的“罪魁”?-有驾

当然,要解决成都的拥堵问题,肯定不是单靠限制网约车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

道路规划、公共交通、市民“素养”,哪一个都不能“缺席”。

但正视网约车带来的“痼疾”,至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毕竟,谁也不想每日“困顿”于路上,把大好时光都“付诸”于“望车兴叹”中。

归根结底,城市交通,宛如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惯常”地把拥堵归咎于车辆“盈余”,却往往忽略了“人”的因素。

而这“人”,既包括网约车司机,也包括我们每一位交通“参与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