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信部那纸新规可真是炸了锅,特别是关于远程无人泊车(VPD)的——以后新功能申请都不受理了。我刷朋友圈的时候,好几个做汽车媒体的朋友都在转这条消息,配文都是“行业要变天了”。为啥?因为现在市面上能堂堂正正用这功能的,好像就华为ADS系统一家。
咱先唠明白啥是VPD。说直白点,就是车不用你在里面坐着,你在手机上点一下,车自己就能从车位里开出来,或者自己停进去。以前有些车企宣传得可玄乎了,什么“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跟科幻片似的,好像车都能自己当司机了。但现在工信部明确说了,这类新申请的功能,门儿都没有。已经装了这些功能的车企,要么赶紧改,要么就得把这些功能撤下来——踩了红线就得认栽。
我之前关注过华为ADS系统的发布会,人家确实没吹啥虚的。就说自己严格按标准来,数据怎么存、信号怎么传,都有一套规矩。就像盖房子,别人图快偷工减料,人家华为把地基砸得瓷实,墙砌得端正,政策一来,自然就成了“样板间”。
现在那些已经宣传远程泊车的车企可头疼了。我有个朋友在某车企做市场,最近天天愁眉苦脸,他们之前拍的广告里,车主在商场里刷手机,车自己从停车场开出来,这功能要是没下架,现在就得改。不改咋办?要么把远程控制的部分砍了,只保留车在视线范围内自动泊车;要么升级系统,把数据传输、安全验证这些环节重新做一遍,通过工信部的审核。听说光测试费都得砸进去小几百万,销售团队还得重新培训话术,生怕说错词被抓住把柄。
再说宣传这块儿,以前车企最爱用的“自动驾驶”“高阶智驾”这些词,现在被明确禁了。为啥?因为老百姓容易误解,觉得车能自己开,结果出了事儿责任扯不清。我之前陪表姐看车,销售拍着胸脯说“这车能自动驾驶,你坐副驾玩手机就行”,吓得我赶紧拽了拽她袖子——现在想想,这销售要是现在还说这话,车企都得跟着挨罚。以后得规规矩矩说“L2级辅助驾驶”——说白了就是车能帮你打打方向、刹刹车,但方向盘得你扶着,脚也得备在刹车上。
广告里那些“脱手”“脱眼”的场景也不让用了。以前有的广告拍司机在车里翘着二郎腿睡觉,车自己绕着停车场转,现在可不敢这么拍了。工信部要求驾驶员必须“全程在环”,说白了就是你得时刻盯着路,系统还会用人脸识别偷偷检查你有没有走神——你要是低头看手机,系统可能就报警,甚至直接接管车辆。我媳妇前两天刚考完科目一,看到这规定直乐:“合着以后开车,不光人得盯着,车还得盯着人?”
那以后技术咋发展?华为估计得继续在ADS系统上打磨,把现有的功能做稳定。我琢磨着,他们可能会研究更复杂的场景,比如小区里突然窜出来的小孩,或者地下车库信号不好的地方怎么处理。但不管咋弄,都得先过安全这道关。其他车企呢,可能得把心思放回基础辅助驾驶上,比如自动跟车、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先把“把车开稳”这件事做好,别再整些花里胡哨的“黑科技”。
系统更新也有新规矩。以前有些车企为了赶热度,搞个“公测版”功能,用户一更新就能用,结果出问题的情况不少。我同事去年买了辆新车,说是能升级“自动泊车”,结果更新完系统,车停在车位里半天挪不动,最后还得叫救援。现在新规说了,大功能更新必须提前报备,做完安全测试才能推,不然出了事车企得担着。打个比方,就像你买了个家电,厂家不能随便发个升级包就让你用,得先送检,确认没问题了再通知你升级。
这次新规看着严,其实是为了行业好。我之前看过不少新闻,有车主因为轻信“自动驾驶”宣传,结果出事故受了伤,车企和用户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明确了标准,按规矩来,虽然短期可能有些企业要调整,甚至被淘汰,但长期看,行业能更健康地发展。就像咱们去买菜,以前摊主个个喊“自家种的有机菜”,现在市场监管严了,真正的好产品才能冒头。
对咱们普通用户来说,好处也挺实在的。以后买车看配置表,看到“辅助驾驶”就知道这功能是干啥的,不会被“自动驾驶”“高阶智驾”这些词忽悠。比如你想买个能自动泊车的车,就得问清楚:这功能是L2级的?需要我在旁边盯着吗?遇到突发情况能自己处理吗?信息透明了,选择起来也更明白。
说白了,这新规就是给智能驾驶行业立规矩——技术可以往前冲,但安全这根弦不能松;宣传可以创新,但不能把用户当“冤大头”。短期看,行业可能要经历一阵子“阵痛”,但长远看,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真正让智能驾驶技术走进千家万户。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