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5申报带激光雷达,名字用户投票,配置性价比受关注

一辆新车申报,也能看出一个企业的决心和底气。最近,欧拉品牌的首款纯电SUV申报信息上了热搜,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它带上了激光雷达,还在微博上公开投票起名字,什么“欧拉猫”、“欧拉5”、“欧拉i5”,最后好像“欧拉5”领先。你说起名字这事,其实跟咱们小时候父母在户口本上临时拍脑袋给咱起大名差不多,听起来随意,实则各有深意。欧拉这回不自己拍板,还问用户意见,难道是想要顺应潮流“用户共创”?但就算征主动权给你,买不买还得看配置和价格对不对胃口。

说到欧拉5,我第一反应就是:带激光雷达的紧凑纯电SUV,目标用户会是谁?能玩出啥新花样?家用还是强调实用智能?这些问题,不问问可不行。其实老百姓买车,不求开进火星、下海潜水,但你总得让人觉得花的钱值、买了不吃亏。要说这几年新能源市场卷得飞起,各种智驾辅助,你让我今年买辆20万以上的新车,它没有点花头、没有点亮点配置,真还真不想考虑。

欧拉这回玩大的,直接把激光雷达放到申报配置表里,这玩意之前多是大几十万的高配车才有。现在啥都讲“平权”,喝水要喝平权水,交友要交平权友,买车也要“智驾平权”,意思就别把智能驾驶当奢侈品,咱普通老百姓也能亲身体验。可问题是,辅助驾驶真的那么神吗?激光雷达下放,真能让我们开车生活改变吗?

老实说,网红宣传你别全信。辅助驾驶这一块,其实安全冗余、用的安心才是正经事儿。多加激光雷达就一定安全?未必。你能不能像简陋版本Model Y那样开得久用得爽,也得看你整个系统调教和OTA能力。欧洲、日本、美国这些巨头,说到底也是芯片、算法、软硬都要跟上,上限真拼的是底子和研发。像长城,咱中国品牌里算是低调派,炒作不多,但产品交付和后市场功能做得有人缘,这也是为啥不少老司机更愿意信它。

当然,激光雷达不是天花板。产业链早就开始卷降本,有的厂商就是花样多,比如说只能识别大物体的小激光雷达;有的厂商明着说自己NOA(自动代客泊车?高速自动驾驶?),实际上体验全靠路况和云端调度。说到底,就是看谁敢不敢用激光雷达下放到10万出头的车型,敢,肯定会吓到一干卷配置的对手,老百姓也开心。但你要是下放了把成本弄上去了,最后变成纸面配置割韭菜,那可真糟心。

再聊回产品。看完申报参数,尺寸、轮圈、电机这些,欧拉这款新车是标准紧凑SUV。配150kW电机、蜂巢能源的磷酸铁锂电池、最高时速170km/h,和比亚迪元Plus、埃安V差不多。从账面看,主流水平,够用管够。但核心是你智能配置拉得多高。现在紧凑SUV堆智能化的少,老外车企更新慢一步,还没把激光雷达移植进来,那国产自主就必须先走一步。这种市场节点下,某台车突然开卷,势必让“平权”这个话题变得有实际意义。

怎么理解“智能驾驶平权”?你可以想象20年前买空调还是奢侈品,如今谁家不装。车也是,辅助驾驶早年是土豪爱玩,现在厂商说“你别看不起我们家新车,智能驾驶咱老百姓也能体会”。但你得承认,智能和安全之间,永远不能割裂。厂商能不能真把“平权”放在体验和安全之上,而不是单纯把配置价格拉低,才是关键所在。

还得算笔账。消费者最关心的终归是性价比。如果新欧拉带上激光雷达把价格硬生生拉到20万,那“平权”变成“伪平权”,和PPT造车没啥区别。假如能在15万以内拿下,哪怕裸配智能,车主尝鲜感也值了。如果再搭配上OTA常更常新,“老车换新车”感能持续几年,养成黏性,那么智能就是长期价值。反过来说,无论销量多高,拼的始终是核心能力——你能不能真正做到量产、耐用、靠谱,用户体验不掉线。

欧拉5申报带激光雷达,名字用户投票,配置性价比受关注-有驾
欧拉5申报带激光雷达,名字用户投票,配置性价比受关注-有驾
欧拉5申报带激光雷达,名字用户投票,配置性价比受关注-有驾
欧拉5申报带激光雷达,名字用户投票,配置性价比受关注-有驾

市场上,埃安V和丰田铂智3X是为数不多有激光雷达的紧凑SUV,只不过价格和体验水平,还是与普通消费者消费能力有断层。而欧拉的新车,尺寸略小,一方面方便城市通勤,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推广至全国更多级别市场。你说,这是不是国产头部品牌对大众市场“普及智能”的一套组合拳?

不过,行业往前走,带激光雷达也好,拉用户参与命名也罢,最终都是得砸在实处——那就是口碑和复购率。你宣传能自动泊车、NOA,客户买单以后真能做到吗?能力是不是“十有八九在PPT”?还是用户拿到手第一天就能体验?一旦说到这里,功夫全在AI自研能力上,也就是看你的底层代码和算法有多深厚。很多品牌去年风风火火说“今年实现高速NOA”,结果年底各种跳票延期,风头一过,消费者也冷静了。只有那些说到做到,哪怕慢一点,用户也愿意等。

长城老早就主打低调实力,欧拉纯电新SUV选了个看起来全家都能买得起的形象出来逛街。其实说白了,这还是在测试智能驾驶大众市场的水温。能不能拉高行业下限,逼着友商一起内卷升级,这才是中国制造走入下半场最大的价值。如果做到了,那“平权”不就是电子消费品价格战的复现吗?曾经用不起的真成了“路人皆有”。

当然,最后我还是得说一句,哪怕“激光雷达”、“智能驾驶”多么酷炫,最终服务还是用户。你得做好售前和售后,那个手机APP不能崩,OTA不能鸽,车主用起来不能闹笑话。你只有埋头把这些链路打通,那用户才会真真正正为你买单。哪怕不起眼的紧凑型SUV,配置,体验,口碑哪个都不能差一点“火候”。

欧拉5申报带激光雷达,名字用户投票,配置性价比受关注-有驾

很多人一看到新产品发布,脑子里只想着“值不值”“新不新奇”。但我更想问一句,开车这么多年,我们到底希望智能驾驶解决什么问题?是帮我们堵车的时候偷个懒?下雨天倒车不用脑袋往窗外伸?还是让老人孩子坐车更有安全感?当答案越来越日常,消费也就变得越来越理性。品牌承诺的“智能平权”,不是表面刷数码,而是真让用户的日常生活发生小小的变化——谁先做到这些,谁才能活得长久。

欧拉5申报带激光雷达,表面上这事是个新话题,实际上是新能源大潮里的又一抛砖引玉。厂商能不能真的让“智能”生根发芽,而不是玩一轮热点就跑?老百姓用着顺手舒服,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风口过了,谁还守得住初衷,谁朝前走一步。让我们再看,接下来够不够“平权”,够不够实在。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