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

一、合资车集体遇冷:市场份额持续缩水,转型压力加剧

(一)行业寒流:超六成合资品牌销量暴跌,两极分化加剧

2024 年,对于合资车市场而言,无疑是寒风凛冽的一年。在国内车市的激烈竞争中,合资品牌的销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据相关数据显示,在 17 家主流合资企业里,超过六成的品牌销量跌幅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愈发严重。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东风标致在这场寒流中深受重创,同比销量暴跌 40%,昔日的辉煌逐渐黯淡。而上汽通用、北京现代等知名合资品牌,跌幅也均超过 30%,曾经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它们,如今却在市场的浪潮中苦苦挣扎。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悦达起亚和东风雪铁龙尽管试图通过推出 8.2 万元的超大优惠来吸引消费者,从而收窄跌幅,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价格战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这种促销手段带来的效果越来越有限,多数品牌陷入了 “促销找死、不促等死” 的两难困境,在市场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不仅如此,东风系合资企业更是集体失血,成为了市场下滑的重灾区。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的跌幅均接近 30%,曾经畅销的车型如今销量也大幅下滑,在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的双重夹击下,它们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生存空间愈发狭小。曾经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合资品牌,如今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二)时代变革:新能源浪潮下的传统优势消解

在燃油车时代,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凭借着先进的涡轮增压、混动技术,在市场上建立起了坚固的品质壁垒,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可靠的选择。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等车型更是常年在销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凭借着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时过境迁,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整个汽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以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驾驶体验,让人们对未来出行充满了期待。这些国产车企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座舱方面实现了对合资品牌的反超,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3 年自主品牌的市占率首次超过 60%,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而合资品牌的市占率则从 2014 年的 61.6% 腰斩至 31.5%,近乎 “膝盖斩”,市场地位岌岌可危。不仅如此,合资品牌的 4S 店数量也同比减少了 13.5%,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销售网点逐渐减少,传统的渠道优势也在加速瓦解,这无疑给合资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众逆势突围:用扎实数据打破 “合资没落论”

(一)销量韧性:燃油车基盘稳固,豪华品牌逆势上扬

在众多合资品牌销量大幅下滑的阴霾下,大众却宛如一位坚韧的战士,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稳健的策略,在市场的狂风暴雨中稳住了阵脚,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销量韧性,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有力地回击了 “合资没落论”。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2024 年 7 月,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一汽大众却在这一时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销量达到了 11.3 万辆,其中大众品牌同比增长 2.8%,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奥迪作为一汽大众旗下的豪华品牌,更是以 3.7 万辆的销量成绩,在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中独占鳌头,稳坐销冠宝座。不仅如此,在 1 - 7 月的累计销量统计中,奥迪的市占率也位居第一,成为了豪华燃油车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其旗下的 A6L 在 2024 年全年销量高达 17.7 万辆,成功打破了豪华中大型轿车的年度销量纪录,成为了该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充分展现了奥迪品牌在豪华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竞争力。
捷达品牌同样表现出色,虽然主攻 10 万元级合资市场,但凭借着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和扎实的品质,月销达到了 9220 辆,在这个价格区间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与上汽通用同期暴跌 82.4% 的凄惨境遇相比,大众在燃油车主战场上的抗跌性简直令人惊叹。尽管在过去的五年里,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经历了一些起伏,从 2020 年的 385 万辆降至 2024 年的 292 万辆,但在 2023 年,大众成功触底反弹,销量回升至 323 万辆,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调整能力和品牌韧性。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2024 年,大众在新能源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纯电车型销量达到了 38.3 万辆,仍然稳居合资新能源第一梯队,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众在燃油车和新能源领域的双重发力,无疑证明了其在合资车市场中的强大实力和竞争优势。

(二)本土化深耕:精准捕捉中国用户需求的 “产品魔法”

大众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强大的销量韧性,还得益于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洞察和本土化深耕。大众深知,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有着独特的特点,因此,它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精准地捕捉到这些需求,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配置,为中国用户量身打造出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车型。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针对中国家庭多成员出行的需求,全新揽境可谓是诚意满满。它将轴距加长至 2980mm,为车内乘客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无论是长途旅行还是日常出行,都不会让人感到丝毫的局促。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二排独立座椅更是配备了加热通风功能,让乘客在享受舒适空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如此,揽境还在细节处尽显人性化设计,例如为老人设计了方便上下车的低门槛和大角度开门,为孩子配备了安全可靠的儿童座椅接口和防夹手设计,真正做到了 “全家舒服”。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速腾 L 则将目光聚焦在了年轻用户群体上,为了满足他们对于科技和时尚的追求,标配了 12 英寸中控屏和 CarPlay,让年轻用户能够轻松享受智能互联带来的便捷和乐趣。同时,后排腿部空间达到了 900mm,即使是身材高大的乘客也能在后排伸展自如,不会感到丝毫的压抑。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大众同样积极布局,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2025 年,大众将投产 4 款基于 CEA 平台的新能源车型,这些车型不仅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还将搭载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奥迪 A5L,更是成为了首款 “油电双智” 豪华车,它将传统德系车的机械素质与华为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完美融合,实现了创新突破。在驾驶过程中,用户可以享受到高度自动化的驾驶辅助,无论是城市拥堵路段还是高速公路,都能轻松应对,让驾驶变得更加安全、轻松和愉悦。

三、大众破局之道:三大战略重塑合资 2.0 时代竞争力

(一)技术破壁:构建 “油电混动三轨并行” 技术矩阵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大众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面对新能源浪潮的冲击,大众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构建起了 “油电混动三轨并行” 的技术矩阵,为其在合资 2.0 时代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成功实现了技术破壁。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在燃油车领域,大众对经典的 EA888 发动机进行了深度升级,将其热效率提升至 39%,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这一升级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还减少了尾气排放,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大众还为 EA888 发动机搭配了 48V 轻混系统,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以帕萨特 380TSI 为例,搭载 48V 轻混系统后,其油耗降至 6.3L/100km,在同级别车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让消费者在享受强劲动力的同时,无需为油耗问题而担忧。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在电动车领域,大众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ID. 系列作为大众电动化战略的核心产品,自推出以来便备受关注,凭借其出色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ID. 系列在市场上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累计销量已超过 100 万辆,成为了合资电动车市场的佼佼者。不仅如此,大众还在积极布局未来,计划在 2025 年推出固态电池试点车型。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安全性好等优点,一旦应用于量产车型,将使车辆的续航里程突破 1000km,有效解决消费者的续航焦虑问题,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在混动市场,大众也精准卡位,推出了途观 L 插混版车型。这款车型搭载了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 1050km,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能轻松应对。在亏电状态下,途观 L 插混版的油耗仅为 5.2L,远低于同级别燃油车型,为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的燃油成本。同时,其还具备纯电行驶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在城市中短距离出行的需求,实现了节能环保与驾驶乐趣的完美结合。

(二)渠道革新:从 “价格混战” 到 “价值透明” 的营销转型

在营销渠道方面,大众率先推行了 “一口价” 政策,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市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成功打破了合资车价格不透明的痛点,实现了从 “价格混战” 到 “价值透明” 的营销转型。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以 ID.3 为例,大众将其终端价下探至 12 万元级,让消费者能够以更加实惠的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电动车。“一口价” 政策的实施,不仅消除了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的价格疑虑,避免了繁琐的议价环节,让购车变得更加简单、快捷,也让经销商能够更加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购车体验。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除了 “一口价” 政策,大众还构建了 “7+24” 数字化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贴心服务。在购车后的 7 天内,消费者如果对车辆不满意,可以享受无理由退换服务,让消费者购车无忧。同时,大众还提供 24 小时免费道路救援服务,无论消费者在何时何地遇到问题,都能及时得到帮助,为消费者的出行保驾护航。这一系列服务举措的推出,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用户复购率提升至 35%,为大众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大众高管亲自站台,释放出了 “在中国、为中国” 的强烈战略决心。这一举动不仅拉近了大众与年轻用户的距离,也让消费者感受到了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诚意。通过与年轻用户的互动和沟通,大众更加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为其后续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生态共建:深度绑定本土产业链的 “中国化” 革命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大众积极开展生态共建,深度绑定本土产业链,进行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 “中国化” 革命。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在电池采购方面,大众 70% 的电池来自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中国本土的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等优势,成为了众多车企的首选;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则凭借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大众与这两家企业的合作,不仅确保了电池的稳定供应,还能享受到先进的电池技术,提升了其新能源车型的竞争力。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在电机电控领域,大众选择与精进电动合作。精进电动在电机电控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研发实力,能够为大众提供高效、可靠的电机电控系统。通过与精进电动的合作,大众能够更好地优化车辆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驾驶体验。
在智能座舱方面,大众积极接入微信车载版和高德定制导航,满足了中国用户对智能互联的需求。微信车载版让用户能够在车内方便地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不错过任何重要信息;高德定制导航则为用户提供了精准的导航服务,实时路况信息和智能路线规划,让出行更加便捷。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一汽大众长春基地新建新能源工厂,更是大众 “中国化” 革命的重要举措。该工厂计划生产的 4 款新车将 100% 实现国产化,这不仅能够缩短研发周期 40%,还能降低成本 25%。通过国产化生产,大众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这种 “技术本土化 + 供应链本土化 + 研发本土化” 的全链条深耕,让大众比纯外资品牌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大众能够及时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将本土的技术和资源融入到产品中,打造出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同时,深度绑定本土产业链也降低了大众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产品的性价比,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四、合资车未来:洗牌期下的 “大众样本” 启示

当多数合资品牌还在依赖外方技术 “吃老本” 时,大众已率先开启 “合资 2.0” 转型:不局限于简单的股比调整,而是从产品定义、技术研发到渠道服务全面扎根中国市场。数据显示,2024 年大众在华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0%,本土研发团队超 3000 人,真正实现 “由中国定义产品”。
合资车真的不行了?大众用销量数据给出强势回应-有驾
这印证了一个道理:合资车的没落从来不是 “外资品牌” 的必然宿命,而是 “能否真正读懂中国市场” 的分水岭。当大众用每月超 10 万辆的销量、持续迭代的本土化产品证明竞争力时,那些仍在转型路上徘徊的合资品牌或许该明白:市场从不淘汰 “合资身份”,只会淘汰 “拒绝改变的傲慢”。在这场汽车产业的百年变革中,大众用行动证明:只要保持对中国用户的敬畏与深耕,合资车依然能在新能源浪潮中劈开一条生路。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