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星海亮相东盟博览会,技术升级,出海目标明确

东风风行带着它家的星海V9和星海S7现身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南宁这场盛典可真是热闹非凡,现场不少人都盯着那两辆车不放,你说是支持中国智造?其实吧,深层意味我也有点琢磨不透,咱不得不问一句,这波亮相到底是秀肌肉、打市场,还是另有隐情?

风行星海亮相东盟博览会,技术升级,出海目标明确-有驾

每逢大型展会都少不了品牌的“自我吹捧”,但风行这次阵仗感觉不像是来随便客串一下的,这两款主力新能源车型,把中国车企对于出海这件事儿的一点点野心和底气都摊在了桌面,不过,流水线上的标签“中国智造”,真如现场话术那样硬核无敌?还是还有啥大家一般不太懂的门道?

先说星海V9,东风风行标榜的旗舰MPV,有人戏称它是家用车里的“魔法口袋”,毕竟后备箱空间能撑到2616L,第三排座椅一折叠,感觉能塞下一家三口的物资,去郊游都不用纠结带不带小朋友的滑板车。配置上,安全性直接冲着顶配来,L2级辅助驾驶、十佳车身、铠甲电池,还口口声声说母婴级内饰,其实那意思就两个字:放心。不过撒了这么多安全、舒适、续航的数据,咱普通观众只能呵呵配合,“哦豁,这车还挺厉害”。

然而,真正能撑起出海大旗的是实打实的技术硬通货,对吧?马赫双擎混动系统这名字你听着是不是有点像游戏里出的新装备,实际用起来,干到CLTC纯电续航200km,油电混合下综合续航能敲到1300km,这数据一出,谁还敢说新能源车不扛造?据说18分钟快充,抢菜的时候正好充完一顿。质量方面,8年16万公里的质保,听起来有点“年少轻狂不怕事”的味道,话说回来,真碰到大问题谁都不敢一口气拍胸脯保准,毕竟那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硬伤,悬着的心总归要落在售后服务上。

到这里,咱都习惯性把家用MPV跟实用挂钩,其实V9主打的就是这个全能路线,没啥快感刺激,胜在踏实能干,哪怕你今天载孩子、明天载货,它都能陪着你老少咸宜。不过,更有眼球的是风行星海S7,这辆定位中大型电动家轿的车,就不是走朴实无华的路子了,整个一年轻人最爱的“颜值爆表系”。行云流水的造型,把前脸做成了天空之镜,加上曲面水滴天幕,场馆里灯一打就很有那种“未来的感觉”。动力系统马赫E,百公里加速5.9秒,这速度在电动家轿圈子里,也算披荆斩棘了。可调FSD悬架、纯电650km续航、快充26分钟,掉电用完还能220V外放,意思是出门露营都带一块移动电源,还挺会逗年轻人开心。细节上,储物空间做到27处、云锦座椅有加热,有种坐进了“随身弹簧床”,哎,这种细致,难怪能圈粉年轻消费群体。

风行星海亮相东盟博览会,技术升级,出海目标明确-有驾

说到这一步,很多人疑惑,风行两架马车是一顿猛炫?还是有啥大招要憋着?答案得往“乘风双擎计划”里找。企业在国内打拼了十几年,积攒的实战经验和技术“压箱底”,到全球化布局,说实话,有点像踢进国际联盟,一招一式都得拿得出手。计划到2030年,搞200亿投资,目标定年出口30万辆,其实这听起来挺敢想。东风风行背靠集团资源,还说本地化、渠道、技术、服务四重出击,建全球制造基地,千人规模、交付周期缩短、服务网点暴涨,按下快进键一样,实际操作起来,是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泥菩萨过江,靠的不光是技术力,更多还是对“海外市场水土不服”的历练适应。

站在展会现场,看着经销商、专家、消费者一堆人围着体验、咨询,其实那是一场综合展示,又像一场“真人秀”考验。产品如何和海外用户“扯得上关系”,品牌怎么用中国智造的标签继续做大做强,是绕不过去的拷问。这里有个小插曲,星海V9越享系列上市才24小时,订单就蹭蹭上了2100台,媒体圈一阵惊呼,市场反应到底有多折腾,这数据只说明了“首发效应”很猛,但距走向海外市场的长跑还远着呢。东盟作为全球增速最快的汽车区域之一,对中国车企既是红地毯,也是终极考场,想站稳脚跟,必须有你死我活的硬招数,不能光凭“家乡自信”。

风行星海亮相东盟博览会,技术升级,出海目标明确-有驾
风行星海亮相东盟博览会,技术升级,出海目标明确-有驾
风行星海亮相东盟博览会,技术升级,出海目标明确-有驾

探究到这会儿,风行这次“高调”出场其实藏着几个门槛。其一就是产品线升级,新能源浪潮是真的卷到了深水区,谁都不能说自己技术最前沿,医生治病得靠药,卖车拼的是续航、舒适、智能,就看谁家的“芯片”更灵光。其二,渠道服务要给力,本地员工规模、交付周期、售后网点,说白了就是用户体验做得彻底不彻底。别光顾着坑海外买家,几年后厂子一撤,投诉满天飞,想“走得更远”还得落脚诚信、口碑和精细,没这三板斧,品牌再大都容易被“市场歧视”。

更重要的一点,也是中国智造出海的最大试炼——国际化战略。东风风行想吃下东南亚、中东、南美,这些区域文化、法规、消费习惯,差异巨大。搞全智能制造基地,人力本地化,服务高效,听起来挺简单,但做起来处处有坑。你看现在老外吐槽的那些“外企的中国合伙人”,往往就是沟通成本翻倍、决策效率大打折扣。东风风行如果能在这些市场站住脚,把服务半径从120公里缩到65公里,还能做到备件交付周期减半,修复率提升60%,这才是拿出了点“别人学不来”的门道,有点技术壁垒的自豪吧。

风行的“双擎计划”当然不只文字游戏。根据说明,未来要推出16款全球化车型,这步棋一摆开,等于告诉大家:我不刷“单一爆款”,而是要搞全品类覆盖,SUV、MPV、轿车一锅端。其实,如果你关心职场生态或者消费升级也能体会,品牌做大要靠细分市场,只有跟用户一起成长,才能活得久活得稳。9大制造基地、“三百家销售网点”、“三百家服务中心”这些举措,看着挺眼花缭乱,背后则是花钱买口碑的策略,谁都知道,在海外布局这种事,多一条腿就多一分安全,市场越分散越不怕风浪。

风行星海亮相东盟博览会,技术升级,出海目标明确-有驾

其实,只要关注中国汽车“出海记”,你会发现这几年换了个赛道不光是风行一家在玩,全行业都在说“智能化”、“全球化”,这个大风口下,有点像小时候看《西游记》打妖怪,谁能抢到先机谁就是“取经人”。技术创新、服务进化、品牌深耕,每一项都得落地,否则就是一堆外行的热闹。但风行这波展会造势,不只是拍个美照挂在朋友圈,而是真的扎根海外,不断提升制造和服务能力,走到更远的舞台上站着。

风行星海亮相东盟博览会,技术升级,出海目标明确-有驾

结果怎么讲?这次东盟博览会现场,风行展台人气妥妥的,经销商、专家和粉丝都踊跃互动,这种景象还真让人感慨,原来“走出去”并不是纸上谈兵。中国汽车品牌崛起,靠的不止是低价和“大件送”,而是一步一步积淀的技术保障和服务创新。星海V9、星海S7只是一个小缩影,中国智造的真正实力,是在市场和全球用户里赢得尊敬。

最后说一句,世界那么大,东风风行和那些志在出海的中国车企到底能不能彻底“闪耀”,还真是说不准。市场拉锯战、文化磨合、法规跟进、用户情绪,只要有一步走偏,别人分分钟把你“踢出局”。归根到底,“中国智造”出海比红毯还难走,需要的,是硬货和软实力都兼备,谁家能坚持下去,谁就能在世界舞台常驻灯光下。

到这里,咱不得不说一句:你怎么看中国品牌走向国际?欢迎各位来唠唠,留言区见——明天会更好吗?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