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前必做的5项快速自查,杜绝车辆“带病”上路

在忙碌的生活里,汽车成了我们出行的重要伙伴。无论是日常通勤、接送孩子,还是周末出游,我们都依赖它安全、顺畅地载我们到达目的地。但很多人在着急出门时,常常忽略对车辆的检查,直接上车启动就走。殊不知,这可能会让车辆“带病”上路,埋下安全隐患,小则耽误行程,大则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其实,出行前花上几分钟做几项快速自查,就能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必不可少的5项自查内容。

出行前必做的5项快速自查,杜绝车辆“带病”上路-有驾

检查轮胎状况

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它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舒适性。出行前,我们首先要看看轮胎的气压是否正常。气压过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抓地力会下降,在高速行驶时容易发生爆胎;气压过低,轮胎磨损会加剧,还会增加油耗。虽然我们没办法用专业工具精确测量气压,但可以通过观察轮胎的外观来大致判断。如果轮胎看起来明显瘪瘪的,那很可能是气压不足;如果轮胎鼓起得很厉害,那就要注意气压过高的问题了。

除了气压,还要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轮胎表面有磨损标记,当磨损到接近这个标记时,就说明轮胎该更换了。另外,看看轮胎表面有没有划伤、鼓包等异常情况。划伤如果很深,可能会伤到轮胎内部的钢丝层,影响轮胎的强度;鼓包则意味着轮胎内部的结构已经损坏,随时都有爆胎的危险。一旦发现这些问题,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时更换轮胎。

查看刹车系统

刹车是汽车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出行前,我们可以先感受一下刹车踏板的感觉。如果刹车踏板踩下去很软,没有以前那种紧实感,或者踩下去后回弹很慢,这可能是刹车系统存在泄漏问题,比如刹车油泄漏,导致刹车压力不足。

另外,听听刹车时有没有异常的响声。如果在轻踩刹车时就听到尖锐的摩擦声,这可能是刹车片磨损过度,已经磨到了刹车盘;如果是在急刹车时听到“咯噔咯噔”的声音,可能是刹车盘表面不平整或者刹车卡钳有问题。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到专业的维修店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刹车系统正常工作。

留意灯光信号

车灯就像是汽车的眼睛和嘴巴,它不仅能让我们在夜间看清道路,还能向其他车辆和行人传递我们的行驶意图。出行前,我们要检查一下各种灯光是否正常工作。

先打开大灯,看看近光灯和远光灯的照射范围和亮度是否合适。如果灯光昏暗,可能是灯泡老化或者发电机发电量不足。然后检查一下转向灯,打开左右转向灯,看看闪烁频率是否正常,有没有不亮的情况。转向灯如果不亮,其他车辆就无法知道我们的转弯意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还要检查一下刹车灯和倒车灯。刹车灯是在我们踩刹车时亮起,提醒后车注意减速;倒车灯是在我们挂倒挡时亮起,照亮后方道路,同时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我们正在倒车。可以让家人或者朋友在车后帮忙观察,确保这些灯光都能正常工作。

观察油液液位

出行前必做的5项快速自查,杜绝车辆“带病”上路-有驾

汽车的发动机就像人的心脏,需要各种油液来润滑、冷却和清洁。出行前,我们要检查一下机油、刹车油、防冻液和玻璃水等油液的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打开发动机舱盖,找到机油尺,拔出来擦干净后再插回去,然后再拔出来看看机油的液位。如果液位在机油尺的上限和下限之间,说明机油量正常;如果低于下限,就需要及时添加机油。刹车油和防冻液也有类似的检查方法,都有相应的液位标记,只要液位在标记范围内就可以。

玻璃水虽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挡风玻璃脏了,没有玻璃水清洗,会影响我们的视线。所以,也要检查一下玻璃水的液位,如果不足,及时添加。

检查车身外观

车身外观的检查也很重要,它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车辆是否有刮擦、碰撞等损伤。绕着车辆走一圈,仔细看看车身表面有没有新的划痕或者凹陷。如果有,要看看损伤的程度,如果只是轻微的划痕,不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可以在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处理;但如果损伤比较严重,比如保险杠脱落、车门变形等,可能会影响车辆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最好及时到维修店进行修复。

另外,还要检查一下车牌是否清晰、完整,有没有被遮挡或者损坏。车牌是车辆的身份证,如果车牌不清晰或者被遮挡,可能会被交警处罚。

出行前必做的5项快速自查,杜绝车辆“带病”上路-有驾

出行前的这5项快速自查,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就是这短短几分钟的检查,却能让我们的车辆保持良好的状态,杜绝“带病”上路,为我们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让我们养成出行前自查的好习惯,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