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最近有点坐立不安。上周在商场门口,他图一时方便把车停在了禁停区,本以为只是几分钟的事,结果一耽搁就是大半个小时。回家后,他天天盯着手机,生怕收到违章通知。可奇怪的是,整整20天过去了,手机安静得像块砖头。
"难道是我运气好,没被拍到?"老周心里犯嘀咕。他打开手机上的违章查询APP,输入车牌号,结果显示"无违章记录"。这下他更纳闷了:到底是真没被拍,还是通知还没到?
其实,像老周这样的车主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明觉得自己违章了,却迟迟等不来通知,心里七上八下。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违章通知是有"保质期"的,过了这个期限,你就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这个"保质期"是30天。也就是说,从你违章那天算起,如果30天内没收到通知,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没事了。这个规定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
为什么是30天呢?这要从违章处理的全流程说起。首先,电子眼或者交警现场执法时拍下的违章信息,需要经过人工审核。这个审核过程一般需要3到7天,主要是核对车牌号、违章行为等关键信息。确认无误后,这些信息会被录入系统,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到3天。最后,系统会自动推送通知给车主,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到5天。
即使遇到设备故障、数据同步延迟等特殊情况,整个流程也不会超过30天。如果超过这个期限还没收到通知,车主是可以申请撤销处罚的。曾经就有一位货车司机,在40天后才收到违章通知,他以"超过通知时效"为由申请复议,最终成功撤销了处罚。
不过,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所谓的"未通知"是指系统没有推送,而不是车主"没看到"。如果你因为手机拦截、短信被删等原因没收到通知,这不算"未通知",违章依然有效。
另外,还有两种情况是不受30天时效限制的。第一种是重大违章行为,比如肇事逃逸、使用伪造号牌等。这类违章会被立案追查,不受通知时效限制。第二种是车主主动查询发现的历史违章。比如你查车时发现半年前的违章,这是因为之前没及时查询或通知被遗漏,仍需按规定处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是不是要天天查违章,才能确保不遗漏?其实大可不必。交警部门建议,每月固定查一次违章即可,没必要高频次查询。如果实在记不住日期,可以在"12123"APP上开启"违章通知"权限,系统会自动推送,既不会错过处理时间,也能避免无谓的焦虑。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遵守交通规则,从根本上杜绝违章行为。毕竟,与其天天提心吊胆地等通知,不如从一开始就做个守规矩的好司机。
最后,给大家一个小贴士:如果你确实违章了,但30天内没收到通知,也不要掉以轻心。最好主动查询一下,确认是否真的没有违章记录。毕竟,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规矩第二,通知第三。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