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蔚来10月那四万台的销量,一出来,我差点把手里的咖啡洒了。
完了,这又得被圈里那些“精英”们盯着,说什么“炒作”、“运气好”。
我干了十年记者,跑科技口,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看。
你猜怎么着?
我记得有一次,跑一个芯片发布会,那帮人吹得天花乱坠,算力几千TOPS,比谁都高。
会后我拦住一个工程师,悄悄问他:“哥们儿,这玩意儿真能让车开得更顺溜?”
他直咧嘴,说实话,参数好看,但实际路况,那得看算法怎么“驯服”这野兽。
这不就跟咱们小时候玩弹珠似的,珠子多不代表你一定能打赢,关键是你得知道怎么瞄准,怎么发力。
蔚来这拨操作,就是把钱砸在“驯兽”上了。
他们砸了六百亿进去,听着就吓人。
我跑过太多公司,钱都花在买皮肤、搞花哨配置上了。
蔚来干啥了?
他们搞那“新三大件”——芯片、系统、底盘。
这玩意儿,就好比盖房子的地基和梁柱,外头的装修再漂亮,地基不行,早晚得塌。
我那时候跑一个智能驾驶的评测,那车在老城区里转悠,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一个路口能卡住半分钟。
那叫一个别扭。
我当时心里就琢磨,这科技再牛,要是不能解决老百姓日常堵心的事儿,那不白搭嘛。
蔚来这回,他们说要城市通勤更安全、长途更轻松。
这话说得实在。
他们不跟你比谁的算力数字大,而是琢磨着怎么让你在早高峰的烂路上,少点烦躁。
这叫“手艺活儿”。
对了,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把某家车企的内饰比作“堆满了零食的超市”,看着热闹,但找不到想吃的那个。
蔚来在底盘上,也是这么个道理。
那三排座的大车,空间是有了,但开起来像开船,谁受得了?
他们没光顾着推“零百加速”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而是琢磨怎么把大车开出小车那种贴合地面的感觉。
对家庭用户来说,这比多快零点几秒重要多了。
这就像你家里的老房子,你不会为了好看把承重墙给拆了,对吧?
它得稳。
再说说那个操作系统。
这玩意儿,我跟你说,是串起来的“线”。
要不然,智驾自己跑,车机自己转,补能系统自己算,三拨人吵架,用户还得当裁判。
蔚来想把这三家“吵架的”给捏一块儿。
你设定个长途路线,系统立马给你算好哪儿能换电,哪儿能休息。
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它替你想好了后面的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我把车停在地下车库,忘了在哪儿停的,找了半天。
后来新车出来,带了精准定位,我一下就找着了。
蔚来的系统给我的感觉就那样,把用车流程里那些零碎的、烦人的小事儿,给捋顺了。
你看现在市场,大家都在打价格战,跟菜市场卖菜似的,一斤降一毛。
可蔚来这波四万台的成绩,说明啥?
说明大家不是光看眼前便宜不便宜。
你技术不硬,早晚让人家看穿了,那不就是一堆零件拼成的玩意儿吗?
蔚来这六百亿的研发,就是他们敢在别人都杀红眼的时候,依然能挺直腰板的底气。
他们掌握了底层的东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我跟你说,这事儿,就是“厚积薄发”。
没那十年功夫,没那六百亿的砸,根本出不来这效果。
这四万台,不是终点,是他们技术护城河越来越深的信号。
咱们这些看热闹的,可别光顾着看了,得琢磨琢磨,这科技竞争,到最后,拼的还是真功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