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人早几年告诉我,有一天夏普会跑出来说要造电动汽车,我大概会觉得他不是喝多了就是在开玩笑。
夏普啊,那可是当年我爸妈结婚时,咬碎了后槽牙才下决心搬回家的“三大件”之一,是“日本制造”在我心里最初的烙印,那画质,那做工,啧啧,现在提起来我爸还得念叨两句。
这么一个在我们记忆里几乎和“高档大彩电”划上等号的老家伙,突然就这么画风一转,要下场去新能源汽车这片血海里“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这操作,骚得我差点闪了腰。
这事儿吧,看着魔幻,但你把前后那点事儿一串,嘿,那叫一个“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与其说是这位昔日大佬突发奇想,不如说是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之后,上演的一出自救大戏。
你想啊,当年叱咤风云的“液晶之父”,现在什么光景?
你去电器城转一圈,电视区最显眼的位置,挂的是TCL、是三星、是LG。
夏普呢?
哦,在角落里积灰呢。
全球出货量排行榜上,连前五都挤不进去,直接被打进了“其他”的冷宫。
你说惨不惨?
一个连自己一亩三分地都没守住的“地主”,现在说要去抢滩登陆,还是抢汽车制造这块硬骨头,你凭什么?
就凭那点儿老本和情怀吗?
现在的年轻人,买个手机壳都得货比三家,谁还会冲着一个过气家电品牌的名字,去下一张几十万的订单?
再说了,他打算怎么卖车?
通过家电卖场!
我脑子里立马就有画面了:你在苏宁国美,本来寻思着给家里换个电饭煲,旁边的销售大哥一脸神秘地凑过来,“靓仔,我看你骨骼惊奇,与这台纯电动MPV有缘。后排能旋转,停车能看电影,堪称移动KTV。现在下单,我再送你一台最新款的空气净化器,你看怎么样?”
这不是卖车,这是大型家电促销现场附赠汽车一辆。
简直把消费者当傻子,把买车这么大个事儿,搞得跟菜市场买白菜一样随意。
深挖一下,这背后真正唱主角的,其实也不是夏普自己。
自从被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收编了之后,夏普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夏普了。
郭台铭那个“造车梦”喊了多少年了,如今终于算是找到了一个看得过去的“马甲”来下场试试水。
富士康有平台、有代工经验,夏普有牌子(虽然已经不那么亮了),这俩凑一块儿,听着像那么回事儿,但更像是一场各怀心思的联姻。
这台叫“LDK+”的概念车,官方说要打造成“客厅的延伸”。
我寻思着,日本人民是对“客厅”有多大的执念?
是要把居酒屋文化和胶囊旅馆精神发扬光大到四个轮子上吗?
车里能投影、能开会,可问题是,这真的是用户的痛点,还是工程师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我觉得你需要”?
如今的电动车市场,尤其是在咱中国,卷得都快出火星子了。
小米的雷军带着他的SU7杀进来,那是手握亿万米粉,自带泼天流量,还有一个“人车家全生态”的性感故事。
夏普呢?
它有什么?
靠着那点儿遥远的品牌记忆,去跟一群如狼似虎的互联网新贵和传统车企巨头贴身肉搏?
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戴森,够牛吧?
搞吸尘器的王者,当年也信誓旦旦要造车,前后烧了5亿英镑,结果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就灰溜溜退场了。
汽车这玩意儿,真不是谁都能玩的转的。
夏普这场豪赌,说好听点叫“破釜沉舟”,说难听点就是“病急乱投医”。
它赌的是,未来的汽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
可这条赛道上,早已经人满为患,个个都比它年轻,比它有钱,比它更懂现在的消费者。
这出大戏2027年才正式开锣,咱们还有几年瓜可以吃。
我只是有点唏嘘,一个曾经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巨头,如今要用这样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去搏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未来。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这句话,用在今天的夏普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