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孙红雷提车,你就读懂了今年车圈的“发疯文学”

讲真,看到孙红雷提了极氪9X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哇,明星同款”,而是“坏了菜了,极氪也开窍了”。开窍不是指车造得好,而是指他们终于悟了,在这个魔幻的时代,卖车已经不是一门工业科学,而是一门混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甚至玄学的大型行为艺术。

孙红雷是谁?他不是流量小生,他是大哥,是那种你看到他,会下意识思考自己刚刚有没有做错事的人。他去提车,这本身就是一场表演,一场精心设计的、直击中年男人灵魂深处的表演。潜台词是什么?是“这玩意儿,够硬,够狠,够安全,配得上我这张脸”。你看,这就不是在卖车,这是在卖人设,卖一种“虽然我穿着西装,但我随时能从后备箱掏出个扳手”的安全感。这比找一百个小鲜肉喊“宝宝们冲呀”管用一万倍。

读懂了孙红雷提车,你就读懂了今年车圈的“发疯文学”-有驾

极氪之前的路子,老实说,有点太工程师了。天天跟你聊三电,聊架构,聊操控。我作为一个被生活盘了多年的中年人,你跟我聊这些,我头都大了。我关心的是什么?我关心的是,当我载着一家老小堵在环路上,旁边的大货车像个巨兽一样喘着粗气时,我开的这坨铁,到底能不能给我一种“就算三体人来了,我们也能扛一下”的玄学信仰。

现在,极氪不装了,摊牌了。他们搞的那个“四向连续碰撞”测试,简直是典中典。105公里的时速,咣咣咣咣连撞四次,车架子没散,电池没炸。这是什么?这不是汽车安全测试,这是在渡劫。这是在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向整个市场进行一场血淋淋的肌肉秀。正常人谁会这么开车?没人会。但这个测试的牛逼之处就在于它的“不正常”。它构建了一个极端荒诞的场景,然后告诉你,在这种连道诡异仙主角都得懵逼的场景里,它能活下来。

这就直接击穿了用户的心理阈值。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汽车安全的终极考验,也不在实验室,而在每一个能把马路开成黑暗森林的野生驾驶员手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窜出个什么玩意儿。极氪这个测试,虽然夸张,但它给用户植入了一个心锚:这车,命硬。硬,就是硬。硬到不讲道理。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哥们不按套路出牌啊,上来直接自爆卡车,我们还怎么玩?

他们还说这是给国家航天任务当保障车。这就更有意思了。这招属于降维打击。普通车企还在吹自己纽北跑了多少秒,极氪直接把场景拉到了戈壁滩和无人区,把竞争对手变成了沙尘暴和陨石坑。就问你怕不怕?你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人家已经在卷能不能在火星上活下来了。这已经不是产品力的竞争了,这是想象力的碾压。一下子就把自己从“交通工具”这个范畴里摘了出去,变成了某种“末日生存装备”。

我有时候开车在路上,最怕的不是追尾,是后座我儿子突然喊饿,那种慌乱感懂吗?这种营销,就是利用了这种底层的不安感,然后把它无限放大。

所以,你看,极-氪现在玩的这套组合拳,核心逻辑就一个:掀桌子。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大逃杀”。最好的营销,不是把我的蛋糕做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只能来我搭的废墟棚子里啃压缩饼干。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极氪现在这种玩法,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妈的,卷死一个算一个!

读懂了孙红雷提车,你就读懂了今年车圈的“发疯文学”-有驾

他们用的那个什么2000兆帕的钢板,听着就跟修仙小说里的法宝材料似的。这不是钢板,这是一块金刚石板砖做的压缩毛巾,平时看不出来,一出事,“duang”一下变成一个金钟罩铁布衫。这套叙事,对于那些买奔驰买宝马的人可能没用,因为人家买的是那个标,是一种社交货币,一种信仰。但对于那些摇摆不定的,被新势力各种高科技名词搞得晕头转向的用户来说,这种简单粗暴的“硬”,反而成了最坚实的逻辑闭环。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这些没用。但其他人呢?其他人需要一个理由。极氪现在就给了这么个理由,一个听起来有点疯,但又无法反驳的理由。我不是在买一个代步工具,我是在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人身意外险的物理外挂。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造车比喻成修仙,可能有点对不起那些真的在通宵画图的工程师。但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魔幻。一个产品能不能成功,技术只占一半,另一半是怎么把它讲成一个神话。

所以,极氪9X到底是不是重新定义了国内豪华电动SUV天花板?我不知道,这不重要。但我知道,它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发疯”。在一个所有人都想体面的牌桌上,它选择直接引爆了煤气罐,然后站在烟雾里,咧着嘴问所有人:“现在,我们可以好好谈谈了吗?”

读懂了孙红雷提车,你就读懂了今年车圈的“发疯文学”-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