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车主频遭恶意投垃圾,网络“乱停车”视频集中传播,车辆被蓄意破坏,品牌疑遭黑公关

前言:当“家”文化遭遇恶意攻击,理想汽车如何破局?

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从产品力比拼升级为生态战、舆论战。作为新势力阵营的领跑者,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技术路线与“移动的家”产品理念,在30万元以上市场占据35%的份额,2025年1-7月累计交付量突破35万辆。但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持续多年的网络舆情攻击——从L9“资金链断裂”谣言,到MEGA被恶意P图为“殡仪车”,再到如今i8车主被贴上“素质差”标签,理想汽车似乎总在新品发布期遭遇精准打击。

此次事件源于8月3日凌晨,某短视频平台突然出现45篇主题为《以前真没注意,理想车主,没有意外,一律乱停车…#理想车主》的相同视频,内容涵盖违停、压线、占用充电桩等场景。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视频在凌晨时段仍保持高频更新,部分画面经核实为摆拍或AI生成。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地车主反馈车辆被投掷垃圾,车机系统收到大量恶意评论,甚至出现“100个车位停2辆理想”的极端调侃。

理想汽车法务部迅速回应,晒出水军兼职群截图:任务包括收集不规范行为(图片5元/张,视频8元/条)及恶意评论(1.5元/条),并明确表示“已知晓幕后品牌,但不会黑化反击”。蔚来高管马麟随即否认牵涉其中,强调“反对污名化车主群体”。这场风波,既暴露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黑公关”的产业化特征,也折射出公众对停车矛盾的情绪积压。

理想车主频遭恶意投垃圾,网络“乱停车”视频集中传播,车辆被蓄意破坏,品牌疑遭黑公关-有驾

正文:理想车主遭遇的“有组织攻击”全解析

一、黑公关操作手册:从摆拍到算法推送的完整链条

此次攻击呈现明显的“工业化”特征:

  1. 素材生产环节
    水军群明确标价:拍摄理想汽车“不规范行为”视频每条8元,要求“网图不算,不能重复,可AI生成”。记者发现,二手交易平台出现“理想负面素材”定制服务,违停照片5元/张,逆行视频15元/段。这种“按需生产”模式,使得大量非真实事件被包装成“车主素质差”的证据。

  2. 传播扩散环节
    攻击集中在8月3日0时至7时,某单一平台45篇同质化视频持续发布,利用凌晨时段审核真空期形成流量积累。算法推荐机制进一步放大负面内容,理想车主张先生表示:“打开抖音全是乱停车视频,感觉全世界都在针对我们。”

  3. 二次发酵环节
    普通网友加入“随手拍理想”行列,形成“污名化标签”。这种从专业团队到普通用户的传播路径,与2023年“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高度相似,均利用了网络传播的从众效应。

二、理想车主的现实困境:从网络暴力到物理破坏

  1. 线下安全受威胁
    北京朝阳区车主李女士反映,8月5日其车辆被投掷装有腐臭垃圾的塑料袋,车机系统同步收到“开理想没素质”的弹窗信息。上海浦东新区更有车主发现,车辆轮胎被放气,后视镜遭涂鸦。

  2. 社群文化反噬
    理想车主社群向来以高黏性著称,但过度紧密的圈层认同催生了“身份优越感”。此次事件中,大量“果然又是理想”的评论,本质上是公众对特定圈层文化的抵制。心理学中的“标签效应”在此显现:当汽车从交通工具变成身份符号,车主行为便不可避免地被放大解读。

  3. 城市情绪的宣泄口
    事件中反复强调的“占消防通道”“一车占两位”等细节,折射出公众对特权式违停的愤怒。2024年北京某小区业主用钢琴堵占位车的新闻获赞百万,本质上都是对“规则破坏者”的情绪审判。理想汽车作为40万级车型代表,其车主群体被默认为“高知中产”,这种标签在违停事件中转化为更强烈的道德谴责。

理想车主频遭恶意投垃圾,网络“乱停车”视频集中传播,车辆被蓄意破坏,品牌疑遭黑公关-有驾

三、行业竞争的暗战:从产品对标到舆论绞杀

  1. 理想的“招黑体质”
    李想在8月7日视频中直言:“每次新车发布都会遇到类似情况,背后总有不同品牌操控。”从L9被传“倒闭”、MEGA遭恶意P图,到i8上市后车主被贴标签,攻击模式高度相似。数据显示,这些事件对订单影响“99%可以忽略”,但严重影响品牌形象。

  2. 水军机构的“专业化”
    此次水军群显示,任务包括“收集不规范行为”与“恶意评论”两大类,价格体系完整。法律专家指出,这种行为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刑法“损害商业信誉罪”,最高可面临两年有期徒刑。但水军机构通过“兼职群”模式分散风险,取证追责难度大。

  3. 监管层的重拳出击
    2025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召开座谈会,明确要求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推动行业共治。理想汽车此次固定证据并报警,被视为车企从“单打独斗”转向“法律维权”的标志性事件。

四、理想汽车的应对与反思:从技术到人文的破局之道

  1. 技术手段拦截
    理想汽车已升级车机系统,对恶意评论进行实时过滤,并开发“文明停车助手”功能,通过算法推荐合法停车位。但技术手段无法完全杜绝线下破坏行为。

  2. 车主教育升级
    理想计划开展“文明驾驶挑战赛”,对规范停车的车主给予积分奖励,同时联合中国汽研发布《新能源汽车文明停车指南》。这种将社会责任纳入用户运营的策略,或能缓解公众情绪。

  3. 行业共建生态
    李想表示“不想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这种克制态度赢得部分网友支持。蔚来、小鹏等车企也发声呼吁联合打击黑公关,行业或迎来“舆情联盟”时代。

理想车主频遭恶意投垃圾,网络“乱停车”视频集中传播,车辆被蓄意破坏,品牌疑遭黑公关-有驾

总结:当恶意攻击成为常态,理想汽车如何守护“家”的温暖?

短期影响:法律维权与品牌修复并行

理想汽车已固定相关证据,计划通过民事诉讼、刑事报案等途径追责。若成功锁定幕后品牌,或能形成法律威慑。同时,理想需加快线下安保措施,如为车主提供临时停车监控服务,缓解安全焦虑。

长期意义:重新定义车企与用户的关系

此次事件暴露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大痛点:当市场竞争从“产品比拼”沦为“恶意抹黑”,最终损害的不仅是企业声誉,更是消费者的知情权。理想汽车若能以此为契机,推动行业建立更透明的舆情监控机制,或能将危机转化为深化用户信任的机遇。

车主视角:从“被代表”到“主动发声”

越来越多的理想车主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规范停车经历,形成“正能量标签”。这种自下而上的形象重塑,或许比任何公关声明都更有效。正如一位车主所言:“我们的车是‘移动的家’,但家的温暖,需要每个人共同守护。”

在这场舆论风暴中,理想汽车面临的不仅是黑公关的挑战,更是对“用户企业”定位的考验。当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并重,或许才是破解“招黑体质”的终极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