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途胜L终端直降5.9万元仍月销3000台,200马力+8速双离合为何拼不过本田CR-V月销1.8万的平庸账面数据
二手车商老张上周收了台开了一年的途胜L,车况好得很,公里数才八千多。车主要置换,老张按行情给了个价,对方当场就炸了:“我去年落地十七万多,你就给我十万?”老张也没辙,掏出手机翻了几个二手车平台的报价,都差不多这数。车主最后叹了口气,签了协议。老张跟我说这事儿的时候,点了根烟:“途胜L这车啊,技术参数挺漂亮,就是市场不认。”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现代这套1.5T动力账面数据确实唬人,200马力、253牛米,数字比CR-V那台1.5T还漂亮。那个CVVD气门技术,听起来也玄乎。但问题在哪儿?配了台8速双离合。销售使劲强调“这是湿式的,跟大众DSG不一样”,可消费者不管这套,只要听见“双离合”三个字,脑子里就浮现出红绿灯路口那种顿挫感。
我倒是试驾过一次,高速上表现确实不错,换挡够快,油门响应也利索。但开到拥堵路段,那种若有若无的闯动还是能感觉出来。关键是旁边本田4S店里,CR-V的CVT虽然平庸,但胜在让人放心——这年头买车,很多人要的就是这份“不添堵”。
更扎心的是保值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摆在那儿,三年保值52%出头,CR-V能到63%。这一来一回,省下的购车款早就填进折旧坑里了。我那同事去年买的途胜L,现在想换车,几家二手车商报价都差不多,比新车落地价缩水四成多。
设计这块儿也挺两极分化。晚上看着那个参数化灯带,确实挺科幻;白天关了灯,前脸就显得有点秃。我媳妇第一次看见说:“这车是不是没装好?”内饰倒是够简洁,双联屏看着挺高级,但想调个空调温度得点两层菜单,开车时操作真不如人家几个实体旋钮来得直接。
空间账面上轴距2755mm,看着比竞品长,但坐进后排就知道数字会骗人。后排座椅那个角度偏直,坐垫又短,跑长途腿托不住。我1米78的个子,坐后排膝盖离前排椅背也就两拳多点,CR-V能给我三拳。后备厢倒是够大,可那个开口高度,搬个行李箱都费劲。
最让我不理解的是,全系居然没四驱版本。东北、西北那些地方,冬天路面结冰打滑,前驱车真不够看。本田丰田都有四驱可选,这么一刀切,等于主动放弃了一大块市场。
辅助驾驶功能倒是给得挺全,什么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都有。但用下来感觉系统有点“胆小”,高速过弯老是退出辅助,跟车距离设得也远,经常被人加塞。而且车机不支持OTA升级,买回去啥样永远啥样,这在2025年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跑高速时风噪也是个槽点。时速过百之后,A柱那儿呼呼响,车里说话得扯着嗓子。底盘滤震倒是舒服,就是过减速带后悬有点弹,缺了点厚重感。我琢磨可能是成本压在这儿了,毕竟优惠完价格摆在那儿。
车机系统用的百度那套,不支持CarPlay,这就挺要命的。现在谁手机里没十几个常用APP?导航、音乐全得用车机自带的,更新还得跑4S店。语音识别对方言也不太友好,我一朋友说家乡话,车机愣是听不懂,最后还是手动操作。
安全性其实挺扎实,C-NCAP拿了五星,碰撞成绩比不少国产车还高。但这么好的卖点居然不怎么宣传,反倒是某些品牌天天把安全挂嘴边,消费者自然觉得人家更靠谱。
说到底,途胜L最大的问题不在产品本身,而是整个品牌在走下坡路。4S店越关越多,我们这儿县城的店去年就撤了,保养得跑市里。再看看那个保值率,买车的时候再便宜,卖的时候哭都来不及。
现在新能源车冲得这么猛,15万能买比亚迪宋PLUS DM-i,油耗4个多,电池还质保终身。途胜L这种纯燃油车,上有混动车型压着,下有纯电SUV抢市场,左右都不讨好。想想也是,消费者又不傻,同样的价钱,为啥不选个更稳妥的?
有次跟4S店销售聊天,他说去年全年也就卖出去三十来台,提成都不够养家。展厅里那台途胜L一停就是仨月,试驾车轮胎都磨平了还没人接手。他最后来了句:“这车其实挺好的,就是生不逢时。”
我没接话。汽车市场就这么现实,产品力只是一方面,品牌口碑、保值率、售后网络,哪块儿短板都致命。途胜L这5.9万优惠,表面看是促销,实际上可能是品牌在这个市场的挣扎。至于值不值得入手,各位自己掂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