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

荷兰的作为开始变得没有底线了,竟然跟着美国一起抢中国的资产,明显忘了,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模样了。

最近,荷兰在安世半导体的事情上搞得纷繁复杂,不光让安世半导体每天损失高达230万欧元,还引来了欧洲汽车厂商的集体不满,甚至发出了索赔的警告。

安世中国方面宣布摆脱了荷兰方面的控制,开始自主运营了。

作为曾经因为出售台潜艇而遭到中国强烈反应的国家,荷兰这次为何还要坚持走这条路,不断在掠夺中国资产方面越走越远?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借“规则” 之名行掠夺之实

安世半导体事件之所以爆发,主要是因为荷兰政府依照所谓的“50穿透性法则”,对中方持有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进行了冻结。

据公开信息透露,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部门,2017年被中国资本联合体收购,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已成为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的重要企业。

他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达到12%,特别是在欧洲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荷兰当局说是为了“国家安全”的缘故,对安市进行了冻结和管控,这其实是与美国合作的一步。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实际上是在与美国同步打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策略,借口“规则”之名,实则是在掠夺资产。

可是荷兰显然低估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和能力,这事儿让人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前那次潜艇售台的事情。

在1981年,荷兰明显忽视中国政府屡次表达的严肃抗议,仍然与台湾地区达成了6艘常规动力潜艇的交易协议,这事儿严重违反了中国的内政主权。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当时荷兰国内普遍觉得,这操作不但能缓解造船厂的就业压力,还不会引来太大的反对或惩罚。

没想到中国竟然也会反应那么坚决,宣布把中荷外交级别从大使谈到代办,还暂停了两国之间好多合作项目的贸易。

据荷兰中央统计局数据,那个时候荷兰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一下子减少了40%,而机械制造行业的订单额也缩水了超过15亿欧元,最后只得停止后续四艘潜艇的交付了。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现如今,荷兰在安世半导体事件上的挑衅,明显就是在故意忽视过去的教训。

中方的强硬态度

看到荷兰那边的挑衅动作,中国的回应也快得很,出手干净利索,搞出了一个“三重组合拳”。

第一个也是最管用的限制措施,中国海关总署依据相关规定,对安世半导体的关键产品实行出口管控,直接断了荷兰那边对部分芯片的外部供应,让他们的产能一下子卡住了。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安世中国也发了公告,说从现在起,他们不再受荷兰那边的管理,自己单独进行生产和运营。

要说的就是,安世中国虽然主要搞封装测试,但是凭借中国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很快掌握了原材料的供应和核心技术,完全不用担心荷兰那边的限制。

最后个事儿就是直接对稀土进行管控,工信部之前推出的稀土出口管理新政策,进一步收紧了稀土元素的出口审批流程。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稀土在车规级芯片制造中可是不可少的核心原料,这一供应出问题,不光让荷兰的光刻机行业一筹莫展,还让安世半导体荷兰那块的部分生产直接卡壳。

一连串反制动作很快就带动了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欧洲的汽车厂商可算是第一批遭殃的。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紧急发布的报告里提到,欧洲主要车企的车规级芯片库存只够支撑两周,像博世、大陆集团等12家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已暂停生产线,近20万个工作岗位也因此受到直接冲击。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宝马集团说明,如果芯片供应中断超过一个月,每个月的损失可能高达10亿欧元,另外还在考虑把慕尼黑的电动车产线迁到中国沈阳去。

奔驰、大众等公司也联名给荷兰政府发了抗议信,催促对方赶紧和中国谈谈,要不然就准备发起大规模索赔行动。

就算在美国,通用汽车也不得不缩减SUV生产线的班次,一下子减了50%,许多主要车型的交货时间都拖长到三个月以上了。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车规级芯片替代的艰难

车规级芯片的认证时间一般得耗上两三年,还得经过严格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才能正式用在车里。

安世半导体凭着在二极管、晶体管等基础元件方面的技术底蕴,长时间稳居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的主要份额。

他们家的产品被广泛用在汽车的动力系统、自动驾驶模块这些关节要紧的地方。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IDC这个国际上著名的市场调研机构说了,短时间内世界范围内没有哪家公司能弥补安世半导体的供应空缺。就算一些车企开始动起了替代方案,也得至少十八个月才能稳住供货。对于那些靠准时生产交货过日子的汽车行业来说,这几乎就是“致命一击”。

荷兰这边现在真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有专家估算,荷兰每天因为控制措施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已经高达230万欧元了,还没完呢,产能停摆的时间越久,损失还会继续扩大。

荷兰国内的舆论都炸开了锅,议会里的反对党多次在质询会上批评政府“决策太草率”。而荷兰半导体协会也不闲着,发了一封公开信,提醒说这举动可能会严重破坏荷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里的信誉。

应得责骂,荷兰日亏二百三十万!安世中国分拆,欧洲汽车公司索赔-有驾

荷兰政府一方面说冻结中方控制权是“自主决定”,一方面又赶紧找中国商量“豁免条款”,这套说法自相矛盾,引起国际社会不少怀疑。

总结

荷兰在安世半导体事件中的单方面举动,最后变成了“自害其身”的局面,既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也影响了全球产业链的平稳运行。

随着中国制造产业链越来越自主可控,哪怕是那些想靠单边主义掠夺的手段,终究都逃不开吃亏的结局,付出的代价可是挺沉重的。

只有坚持互惠互利、尊重各国的核心诉求,才能推动全球产业链的长远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