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增程让人直呼过瘾,不再顾虑油耗,增程车让多挡插混败阵

时间倒回几年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公开预言,多挡插混路线很快会被增程式取代。当时不少车企技术高管嗤之以鼻,认为增程是“落后技术”。站在2025年10月的节点,奇瑞转身拥抱增程,比亚迪的DM技术被戏称为“增程Plus”,多挡插混阵营只剩一两个品牌在苦苦支撑。

这种增程让人直呼过瘾,不再顾虑油耗,增程车让多挡插混败阵-有驾

多挡插混的核心优势一直是亏电油耗低,尤其在高速场景下。

现实中,车主们开车八成时间都是城市通勤。某第三方平台2025年调研显示,73%的增程车主每周充电超过3次,日常通勤纯电行驶比例高达85%。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根本用不到发动机,油耗数据再漂亮也成了纸上谈兵。

反观多挡插混,为了兼顾低速和高速工况,不得不塞进复杂的多档变速箱。

某品牌技术总监私下吐槽,一套DHT变速箱的成本比单档结构贵30%,组装精度要求极高,生产线良品率很难控制。

2024年某车型召回事件中,多挡插混变速箱顿挫问题被投诉超过2000例,而同期增程车型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车机卡顿。

这种增程让人直呼过瘾,不再顾虑油耗,增程车让多挡插混败阵-有驾

转折点出现在电池技术爆发。

2024年底宁德时代推出4C神行超充电池后,80度电池包成本下降20%,让车企敢给增程车塞进“电车级”电池。零跑C11增程版直接把纯电续航拉到300公里,比许多纯电车还长。车主反馈显示,十一长假开这款车往返北京-青岛,全程只启动过一次增程器。

快充网络完善更让增程如虎添翼。

截至2025年9月,全国5C超充桩数量突破8万根,高速服务区覆盖率已达60%。有博主实测用超充桩15分钟补能500公里,比加油排队时间还短。评论区有人调侃:“这哪是增程,分明是纯电送了个燃油充电宝。”

多挡插混阵营曾试图反击。

某品牌2025年推出“超级混动”车型,宣称亏电油耗低至4升,但消费者发现其电池容量只有18度,纯电续航刚过100公里。论坛里车主算账:每天通勤50公里,这款车一周要加两次油,大电池增程半个月才充一回电。

这种增程让人直呼过瘾,不再顾虑油耗,增程车让多挡插混败阵-有驾

技术壁垒让多挡插混难以复制增程路线。

比亚迪的单挡DMI系统靠高度集成的EHS电混系统实现平顺性,但专利壁垒让其他车企难以模仿。某新势力研发人员透露,尝试开发多挡DHT时,光是变速箱标定就投入三年时间,最终因成本过高放弃。

成本压力直接反映在售价上。

2025年同级车型中,多挡插混版本普遍比增程版贵2-3万元。4S店销售反馈,消费者试驾后往往选择增程版,理由很简单:“省下的钱够充五年电了。”

市场数据佐证了这一趋势。

2025年上半年,增程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50%,而多挡插混份额萎缩至12%。某头部品牌悄悄暂停了多挡DHT项目,转向研发800公里纯电续航的增程平台。工程师坦言:“当电池够大,多挡的优势就变成了累赘。”

这种增程让人直呼过瘾,不再顾虑油耗,增程车让多挡插混败阵-有驾

争议焦点从技术转向用户场景。

通勤族发现,80度电池增程车一周只需充一次电,假期长途用油应急,全年油费支出不到千元。多挡插混车主高速省油,城市通勤时发动机频繁启停,实际能耗反而更高。

充电便利性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2025年一线城市小区充电桩覆盖率超过70%,公司园区快充桩成为标配。有用户分享经历:白天上班时插枪充电,午休完电量已从30%冲到80%,增程器整个月都没启动过。

增程阵营用产品说话。

新款理想L7搭载82度电池后,纯电续航突破400公里,车主群调查显示,90%的人每月加油次数少于1次。某多挡插混车型论坛里,老车主抱怨变速箱异响问题三年未解决,二手保值率跌了15%。

这种增程让人直呼过瘾,不再顾虑油耗,增程车让多挡插混败阵-有驾

电池技术进步持续放大优势。

2025年量产的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宁德时代高管透露,已有10家车企规划100度电池增程车型。供应链人士预测,2026年80度电池包成本将再降30%。

消费者用订单投票。

2025年8月某新势力增程版车型上市72小时订单破万,同期推出的多挡插混版销量不足其三分之一。经销商坦言:“客户一听是单档增程,试驾完直接签合同,没人纠结技术路线。”

行业格局悄然重构。

传统车企加速增程布局,奇瑞2025年推出鲲鹏增程平台,吉利雷神动力转向大电池增程方案。一位从多挡插混项目转岗的工程师说:“现在团队KPI变成如何把电池做得更大,而不是抠那0.5升的油耗。”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