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史上最大规模裁员!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费最多可达 50 万欧元

媒体消息显示,梅赛德斯-奔驰近日正在实施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

截止目前,已经有约 4000 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资深管理人员离职补偿金更是令人咋舌,最高达到了 50 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415万)

奔驰此次裁员采用了极具吸引力的经济补偿方案,被称为"体面分手"策略。

奔驰史上最大规模裁员!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费最多可达 50 万欧元-有驾

自愿离职,可获六位数补偿

报道显示,奔驰为此次重组预留了 6 亿欧元专项资金。这套补偿金额的方案采用梯度设计,跟职级和工龄直接挂钩,特别设置了“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

国外媒体 Handelsblatt 报道,一些员工因快速决定离职而获得所谓的"涡轮奖金",工龄较长的员工一旦迅速接受遣散,可获得高达六位数的补偿。

例如,一位 55 岁的团队负责人在公司工作了三十年,月薪约为 9000 欧元。提前离职可以拿到约 50 万欧元的补偿。即便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根据薪资等级和任职时间,也能拿到 10 万欧元(或更多)的遣散费。

这个自愿离职计划开始于今年 4 月,持续到 2026 年 3 月,目标几乎涵盖了公司内的所有人,办公职员、IT专家、工程师,甚至中层管理人员都收到了离职提议。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公司预计将会有更多人离职。

根据劳资协议,奔驰员工原本享有至 2034 年的就业保障,但集团通过极具吸引力的经济补偿方案,成本说服大量工程师、行政及 IT 人员自愿离职。

这种创新性的自愿离职模式,既避免了强制裁员带来的法律风险,又为集团实现到2027年每年节省 50 亿欧元成本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大量裁员的背后,是奔驰集团巨大的财务压力。

市场份额承压,营收和利润双降

随着电动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产新能源车的强大竞争力,奔驰在市场的份额遭到了严重缩减,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

奔驰集团 2025 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总营收为 663.77 亿欧元,同比下降 8.6% ,税后净利润更是直接腰斩,降幅高达 55.8%,从上一年同期的 60.87 亿欧元降至 26.88 亿欧元

从销量表现来看,2025年二季度,奔驰集团累计销量为45.37万辆,同比下降9%;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07.6万辆,同比下降8%。其中,在中国市场,二季度奔驰中国的销量为14.04万辆,同比下降19%;上半年累计销量只有29.32万辆,同比下滑14%,是奔驰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这已经奔驰是连续两年在华销量出现下滑,且销量下滑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

奔驰史上最大规模裁员!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费最多可达 50 万欧元-有驾

与奔驰销量下滑相对的,是国内本土品牌车企的强势崛起。今年上半年,中国本土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7万辆,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增至68.5%。

尽管奔驰集团正在通过电动化转型来应对这一挑战,但奔驰纯电动车型销量在全球下滑14%,其中主力车型EQE SUV在中国市场销量下降78.69%,2025年上半年仅1560辆。

数据表明,奔驰此次的电动化转型并不轻松,对于传统豪华车品牌,这是一个相同的系统性困境。2025年汽车行业正经历集体"瘦身",裁员已成为传统车企应对电动化转型压力的普遍策略。

传统车企品牌集体“瘦身”

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已有 20 个汽车品牌宣布裁员,涉及员工数量高达数万人

其他豪华品牌同样面临类似困境。奥迪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其收入为645.32亿欧元,同比下滑8%;营业利润39.03亿欧元,同比减少38%;税后利润41.89亿欧元,同比减少33.08% 。

为此,奥迪宣布到2029年将在德国裁减约7500个工作岗位,并关闭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 。宝马集团也计划裁员5000人,主要通过无薪休假、减少短期合同雇员工作时间以及提前退休等方式实现。

奔驰史上最大规模裁员!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费最多可达 50 万欧元-有驾

这些裁员数据背后是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集体焦虑。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普遍下滑,2025年Q3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为3.2万辆,同比下滑26%;奥迪在华销量为39.22万辆,同比下降2.6%。

中国市场对传统豪华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正在重新定义"豪华"的标准。

传统豪华品牌与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性能转向品牌价值与用户体验的全方位对决。特斯拉市值已超过奔驰的5倍。

蔚来、理想等中国品牌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表现也日益强劲。在这种背景下,奔驰的裁员计划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为了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电动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

结语

为了寻求突围,奔驰这两年可谓动作频频。2025 年慕尼黑车展上,奔驰推出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品发布,涵盖纯电 GLC、电动C级等多款新车。

供应链方面,奔驰正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将投产 72GWh 产能,直接锁定奔驰的电池需求。奔驰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也已经转变为严格的OKR考核制度,奖金多少完全取决于对公司的贡献,北京研发中心也及时跟进。

纯电奔驰 GLC SUV

从长远来看,电动化转型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洞察,奔驰在新能源时代的生存前景,与自身变革的速度和深度息息相关。

正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所言:"为了确保公司在未来越发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我们正在采取措施使公司变得更精干、更迅速、更强大。"

这场裁员风暴,正是奔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关键一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