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枭龙销量腰斩,7月销量仅四千出头,性价比逆袭引关注

其实我盯着小区这车的销量榜好一阵子了,直到前几天在群里听人说,二代哈弗枭龙MAX这七月卖得着实水土不服,就四千出头,比五月直接“腰斩”。反而是那天晚饭后下楼晒太阳,碰巧看到我们小区老张斜挎着挎包,边打电话边乐呵地跟我招手,“你那MAX咋地了,今年还换吗?”我吐槽说,现在这车新升级了,倒挺香的,就是销量——有点尴尬。

长城枭龙销量腰斩,7月销量仅四千出头,性价比逆袭引关注-有驾

二代枭龙MAX这回长城真挺下本钱:外观先不说,至少告别以前那种一言难尽的脸,远远看着利落得多。实际摸到里头变化最大,前排那块新屏,咖啡OS 3,说是流畅好几倍——群里有兄弟还发了个13秒开机视频,真比我那去年的老系统快一大截。而那智能驾驶,也上了最新的Coffee Pilot Plus,之前给大家念叨的“智驾半截瘸腿”的问题,现在基本没了。

但讲真,价格才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点,降幅直接让去年才买车的车主心疼半宿。后排那王工说话挺直,“买早了呗,咱也认,谁让咱摊上这茬事。”不过换个说法,新款的价格确实打得狠,市场上同级那些个,性价比一对比,立刻就看出劲来。

长城枭龙销量腰斩,7月销量仅四千出头,性价比逆袭引关注-有驾

得提一句,老款有个被群友骂得最狠的,就是内饰那股怪味。你去试试新款,进门猛吸一口,没啥呛人塑料味,材料柔和许多。我还特意让邻居家小孙头冲进后备厢翻来翻去,孩子也没咋皱眉头。这一点挺稀罕的。

有几个细节,有点“小道”性质。今年夏天我们市南环那头新修了段高架,路烫得恨不能煎鸡蛋。我和李师傅试驾时,枭龙MAX那套Hi4电四驱整起来,上坡超个车不费劲。销售顺嘴提过一嘴,说这套动力比常规混动玩得花,虽然没有1.5T的版本,实际开起来,零百加速群友自测是7秒多,比老款快一大截。听讲厂里以前特意搞过一回高环测试,飙到200码外,没虚。

长城枭龙销量腰斩,7月销量仅四千出头,性价比逆袭引关注-有驾

不过吐槽归吐槽,有些冷门功能也得提一笔——像主驾驶座椅通风,开启后能往腿部直吹,不是所有合资车都有。方向盘加热某次冬天救了我的手。我还偶然发现,副驾有个隐藏挂钩,应该没几个人注意过。朋友家这两年买的法系车,都没见着这东西。

养护这块也有段子。去年初冬突降一场雪,我家地下车库一夜结了层冰,那天车友群里炸了锅。“你MAX地盘可别冻出啥毛病!”结果没啥影响,底盘这些关键部位,覆盖得死死的。听修车老叶念叨,这车核心部件像电驱之类,东北也有不少例子,冬天不闹毛病。北京那头有车主说,倒是有个后刹车异响的小毛病,开起来咯吱响一阵,后来四儿子店免费润个滑就没事儿了。

聊到这儿,问题也明摆着。我们小区车友私下说,这车外在都刷上去了,里头也精细,就是常常见不到像头几年代言那种大广告、路演啥的,二代MAX仿佛躲着卖,终端销售也热情一般。就拿售后来说,上回我在店里排队做内饰杀菌,有个人大喊,“你们长城的优惠信息,咋都没人提前给我打电话!”销售脸上一乐,说:“都是静悄悄抢客户,不敢大张旗鼓。”怪道同样一台车,知名度还不如隔壁家那几款新能源。

其实也没人真搞清楚为什么。外人说是品牌声量不够,内部人倒多半推销策略和配置梗嘴上。反正,这种静悄悄下滑,只有偶尔翻车友群,一看销量表都得叹口气。

昨晚上买菜时见老王又拎着瓜顺便拍拍我肩膀:“你那车还开着呢?听说现在换二手还能卖个好价钱,上市早半年省不少。”我只能笑笑,心想这事仿佛和新老轮回似的。谁还记得,去年秋天第一次给老婆提新车回家,楼下孩儿围着问“这车能飞吗”。如今倒也正常,不过,MAX的真实能耐,还得慢慢过岁月才晓得。

信源嘛——“高环测试和那些零百自测,基本群里和师傅私聊说的,厂家爱不爱公布咱不管;维修和小毛病,主打一个传说和4S内部八卦,谁信谁不信随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