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组全新宝马iX1测试谍照,引得不少人一顿讨论。每次有新车曝光,我都忍不住问一句:大家到底在意什么?是品牌,是颜值,是科技,还是那点“身份标签”?当然,宝马做了新款电动车,关心的不只是车迷,毕竟新能源这事已经是全球大趋势,谁跟不上,谁就有可能掉队。这次宝马又给自己打了针鸡血,憋着劲儿再造个iX1出来,是想怎么卷,能卷出啥花来?
我先大着嗓门问一句: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电动车吗?其实买电动车的人不少是跟风心态,觉得这是新潮,是潮流,是未来,谁不买点新能源出来就落伍了似的。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些车除了花里胡哨的外观,除了动不动五百公里的续航,还有什么是真的戳中你心窝子的?我瞅着这组谍照照片,除了佩服工程师的手艺,把一台车伪装成“谁也认不出来”的样子,真说颜值和性格……够宝马吗?够新鲜吗?
看宝马这一回,明显是在“前脸”上做了不少文章。格栅变大了,造型也变了,搞得像是在跟同门兄弟iX3学艺。不过话说回来,电动车还装什么格栅?还不是为了“宝马味”。你要是真以为这玩意儿能进气、能提升性能,那可得往后退一步再想想,你图的就是个造型,支撑的是品牌身份。过去汽油时代,宝马的双肾格栅是通风散热的,结果到了新能源时代,就成了块封板。表面在变,内核你还认得吗?别的不说,这就像街上那些穿潮牌套装、背上大字logo的人,其实内容早就变了。这算是“新”吗?也许,但未必是你想要的新。
然后又看大灯组——比原来的更“瘦”,更有攻击性。LED怎么排?日间行车灯怎么亮?这些年灯光设计都得上点新花样,否则就没法和隔壁家比了。这究竟是为了实用,还是为了酷?是不是很多人压根用不着那么多花哨的设计,但还要在意“我这灯够不够新”,恨不得单拿出来拍个短视频种草。说到底,这就是一个产品的营销时代,卖的不是性能,卖的是故事,是镜头下的吸引力。
再说说侧面和尾部。线条更流畅,更有力,轮毂更大,更夸张。宝马在设计上总会给硬朗和运动加点戏码,好让人觉得开出去有面子、有激情。可你仔细想一想,身边多少宝马车主真的是放着电门往漂移、拉圈儿上用?像不像健身房买了装备但一直当摆设?这年头买车,很多人图的是“别人怎么看我”,“我开这个像不像上档次”,只有极少数人真在意操控与体验。宝马当然懂这个,所以才要继续在这些你关注的点上“下猛药”,把运动、身份、科技叠到一起,做门面功夫。
你说后排要舒坦,三角窗还做得更大,是不是采光更好了?这看起来像是细致体贴,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营销”:你又不是天天拉后排拼车,真的在意后排乘客体验吗?或许这些都是为了充实“高端感”。而且轮毂更粗更大,除了便于秀肌肉,真能让你日常开着舒服?宽厚胎噪不噪,油耗不高?谁给过答案?这问题到现在还没人计较,大家都在为“运动感和时尚感”埋单。
再看动力和配置。一说新能源,大家第一时间琢磨的是续航里程和电池技术。宝马这回上来放话——“续航能冲到五百公里”。你心动了没?你真的有那么多机会长途跑断腿?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根充电桩就解决了全部焦虑,五百公里不过是心理数字,是“安全感资产”罢了。你真的在意那几百公里,还是怕被“续航焦虑营销”绑架?而且未来电池怎么“密度更高、容量更大”,还是老一套,听了一年又一年,除了数字在堆积,用户体验真的差别多大?
宝马这次说新车会延续自己那套FAAR平台,搞出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的版本,“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但我经常问:你真知道两种动力代表什么吗?大多数买新能源宝马的人未必关心后驱和四驱的驾驶极限,只想知道“我开出去是不是跟别人不一样”。动力系统只是一个标签罢了,少数人才会为了驱动和动力分布买单,更多人只是跟着广告走。
你可能发现,每隔一阵就有车企曝光新车谍照,制造一波媒体热点。其实套路很简单:先整点模糊的照片,保留悬念,刺激话题,再派“官方人士”出来添油加醋,说这个数据、那个参数,最终等到发布会那天再演个满堂喝彩。你看宝马这次,连“细节”、“配置”、“内饰”都还一片空白,就已经让网络炸锅了。这是为什么?还是因为大家太需要“新东西”,太怕落后于潮流。甚至很多人只是为了发个朋友圈,炫耀“我第一时间知道宝马iX1新车了”,至于车本身到底值不值,有几个人真的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最后你说,这新款会在2026年底发布,还说“大家可以持续关注”,实则是在为接下来两年热度提前预热。每次这种信息出现,你有没有思考过,汽车消费到底偏向了什么?科技提升,环保理念,品牌溢价,还是那句“努力就能拥有宝马”?现在新能源车频频发布,传统豪华品牌想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其实压力也不小。创新和营销必须两手抓,否则就会被旁边那堆新势力造车公司一把抢走市场。可一味为了“抢位置”就拼命加码,真的能给用户实在的体验吗?
很遗憾,这几年车圈话题越来越不是产品本身,而都是包装出来的流行话题、身份故事、品牌情怀。宝马如果还能在这种风潮里守住初心,还能拿出“真的让你买了之后体验幸福”的点,那才算对得起老牌豪车的名声。如果只是在灯光、格栅、轮毂这些外壳上做文章,靠堆数字、推噱头,最终不过是跟着市场转圈,大家开着新车,心里那点“新鲜劲”能挺多久?
说到底,大家买车,不妨问问自己:电动化真的能让你生活变得更好了吗?新一代iX1的变化,你是真的感到惊喜,还是只是习惯了被新闻和营销带着走?宣称更大的续航、更高的性能、更潮的设计,终究还是要落在每一天真实使用的体验上。如果只是在图片和参数里找存在感,那这些所谓的新车又到底成了什么呢?
我心里总在想,汽车这么多年已经不单单是代步工具,更像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可别让这句话变成你花几十万买到的只是一个“数字游戏”,一堆跟风的标签,然后发现,宝马也不过是在面对新能源大浪时选择了“换个壳,贴个新标”,外表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说创新,别让它变成“换皮而已”,否则再贵再潮的新车,最后也只不过是朋友圈里的又一张图片。而你要的是出行的自由,还是流行的框架?宝马能否给你下一个“惊喜”,或者只是又在重新包装过往的“中国符号”?这些问题,或许才是我们该琢磨的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