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

这年头,聊财经不聊“转型”,就像吃火锅不加蒜泥,总感觉少了点灵魂。老板们天天把“拥抱变化”、“二次创业”挂在嘴边,仿佛只要把口号喊得够响,公司的股价就能原地起飞。但现实往往很骨感,大部分公司的转型,本质都是瞎积薄发,折腾半天,最后发现自己只是换了个姿势花钱,核心问题一点没变。

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有驾

但总有那么几个例外,他们的转型骚操作,让你看完直呼好家伙,感觉自己辛辛苦苦上的商学院,学的是一套过时的广播体操。最近要去港股溜达一圈的千里科技,就是这么一个典型案例。这公司的前身,是那个曾经靠摩托车横行江湖,后来差点被时代车轮碾成铁饼的力帆。一个连电动车时代都没完全跟上的传统制造厂,摇身一变成了年入近70亿的智驾新贵,背后还有奔驰这种浓眉大眼的家伙追着砸了13亿。

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有驾

这故事听着就魔幻。力帆快不行了。吉利把它救活了。但灵魂还没跟上。怎么办?当然是找个懂行的神棍来做法事,哦不,是找个懂AI的大佬来注入灵魂。这个大佬,就是88年生的清华姚班学霸,印奇。

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有驾

讲真,这种“天才少年拯救落魄巨头”的剧本,在爽文里都快被写烂了。但现实里的操作,比爽文要硬核一万倍。印奇的牛逼之处,不在于他会写代码,也不在于他能拉投资,而在于他深刻理解商业的本质:创业不是请客吃饭,尤其是在汽车这种重资产行业,从零开始约等于自寻死路。

你以为造车新势力们缺的是技术吗?不,他们缺的是一个能把技术稳定、低成本、大规模量产出来的“肉身”。这个肉身,包括了生产资质、成熟的工厂、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遍布全国的渠道。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是拿钱和时间堆出来的?很多新势力烧了几百亿,车还没量产几辆,公司就快烧成灰了。

而印奇的玩法,堪称商业版的“夺舍重生”。他看上的,就是被吉利一顿抢救之后,只剩一口气,但五脏六腑俱全的力帆。这家公司啥都有,就是脑子不太灵光,缺一个智能化的“灵魂”。印奇带着他的AI团队和资本进来,不是要从头盖庙,而是直接给这座现成的庙换个菩萨。这操作,就像一只聪明的寄居蟹,发现了一个虽然有点旧但结构坚固的螺壳,直接钻进去安家,省去了自己分泌几十年碳酸钙的苦功。

这套打法的核心,叫“资源整合”,说白了,就是把别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你看他的关系网,简直是一门艺术。大股东吉利,既是救命恩人,又是最大的客户和供应商。2024年,吉利一家就贡献了千里科技超过30%的收入和近30%的采购额。这种关系,等于是在转型最脆弱的时候,给你焊上了一层最厚的装甲。吉利这波操作,等于把生产、渠道、供应链一条龙服务,直接喂到嘴里,让你专心搞研发。这哪是商业合作,这简直是亲爹养儿子。

为什么吉利愿意这么干?因为这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吉利救了力帆,但自己下场从头搞一套顶级的智驾算法,风险高、投入大,还不一定能成。现在扶持一个“代理人”,让印奇的团队在前线冲锋,自己既能享受到最先进的智驾解决方案,还能在资本市场坐享其成。成了,自己是最大赢家之一;败了,损失也相对可控。这就是“利益相关方博弈法”的精髓,大家不是因为感情好才在一起,而是因为利益捆绑得足够深。

再说后来砸了13亿进来的奔驰。你以为奔驰是看上了千里科技的财报?别天真了。对于奔驰这种百年老店来说,最恐惧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被时代抛弃。他们自己内部的转型,包袱重、流程长、决策慢,跟大象跳街舞一样费劲。所以,花点小钱投资一家像千里科技这样的前沿公司,本质上是买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这就像去逛古玩市场,我看不懂这玩意儿是真是假,但感觉挺唬人,先花点小钱买下来,万一是真的呢?就算假的,拿回去当个摆设也不亏。这笔投资,对奔驰来说,是战略侦察,是技术哨探,也是一种焦虑对冲。

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有驾
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有驾

你看,一个成功的商业案例,从来不是单点的技术突破,而是一个立体的利益结构。千里科技的崛起,不是因为他们的AI算法比别人领先多少代,而是他们非常鸡贼地解决了智驾公司最要命的两个问题:技术落地和商业化。

纯粹的AI公司搞智驾,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是“闭门造车”。他们的算法在实验室里跑得飞起,一装上实车就各种水土不服。这就像你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宫保鸡丁菜谱,但你人却被关在图书馆里,你可以把这道菜的滋味形容得天花乱坠,但你就是做不出来。而千里科技,背靠力帆的制造底子和吉利的整车平台,算法迭代和实车验证的周期被无限缩短。这边代码刚写完,那边就能上生产线测试,这种“软硬结合”的闭环,是纯软件公司羡慕不来的。

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有驾

聊到这,你可能觉得千里科技已经稳了。他有人。他有钱。他还有制造基地。这还怎么输?朋友,在资本市场,赢和输之间,隔着一万种死法,每一种都比你想的魔幻。

首先,那个叫“关联交易”的玩意儿,既是铠甲,也是软肋。现在吉利是大客户,喂着你长大,但如果有一天吉利找到了更好或者更便宜的替代品呢?或者吉利自己的战略调整,不再需要你了呢?这种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就像把身家性命都拴在了一根绳子上,风光的时候自然稳如老狗,一旦风向变了,摔得也最惨。

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有驾

其次,智驾这个赛道,卷得已经不是红海,是血海了。华为、百度、大疆,还有一众新势力和传统车厂的自研部门,哪个不是手握重兵?千里科技现在的技术领先,能保持多久?当大家的技术水平趋于同质化的时候,比拼的还是成本、品牌和生态。到时候,它这个“借壳上市”的身份,到底是优势还是包袱,还真不好说。毕竟,消费者买车,除了看你聪不聪明,还得看你牌子硬不硬。

所以,千里科技的转型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值得无脑吹捧的成功范例,不如说是一个把当下商业环境的残酷与机遇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切片。它告诉所有还在为转型而焦虑的传统企业:别再天天念叨什么颠覆式创新了,先看看自己家里有啥值钱的家当,再看看外面有哪个揣着绝活又缺个窝的野心家,搞一波“联姻”或者“招婿上门”,可能比自己闭门造车靠谱得多。

这门生意,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至于千里科技能不能在港股的牌桌上继续当赢家,这得看它能不能在吉利这艘大船的庇护下,尽快造出属于自己的小舢板,并且还能扛得住远方的惊涛骇浪。商业世界,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胜利,只有永无止境的折腾。

靠一招“夺舍”,这家濒死车企如何让吉利喂饭,奔驰怒砸13亿?-有驾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