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亚洲龙探享版上市的时候,隔壁凯美瑞的销售都开始背诵“无为而治”,帕萨特更是直接申请了心理疏导。毕竟,谁能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卖了十几年,最终被自家兄弟一个13.88万的起售价背刺,还得说一句,“我为自己代盐”。这波一汽丰田的操作,堪称汽车圈版的《甄嬛传》,一家人里的心机都用价格写在了脸上——或者你更习惯称之为“定价”。现在的B级车市场,比电视剧还精彩,除了没有皇上,剩下都是斗。
你问13.88万买亚洲龙探享版划算吗?这个价格就像深夜的外卖红包,没人敢说亏。曾经主流的B级车,还在18到20万的区间里翘着屁股当大爷,非主流的A+级轿车,眼巴巴地涨不起来,新能源车在智能座舱和续航里自嗨。结果,一辆顶着丰田 logo 的大号轿车,以掉渣的性价比亮相,价格简直比隔壁楼的二手房还出人意料,不仅让消费者心动,还让隔壁销售全家过敏。
现在买车就像打麻将,15万的预算原本只能摸到“自摸”的运气,全靠配色和运气,最多捡个速腾、高配凌渡L、顶配思域。丰田直接把牌桌掀了,连麻将桌都没了,大家只能散步回家,顺便思考自己为什么穷。这个价位,买A+还是买B+?买精装速腾,还是买标配L2辅助的亚洲龙?曾经想买雅阁的,现在开始夜里偷看亚洲龙,怕被老婆骂叛变;想买帕萨特的,半夜刷论坛,一脸“我是不是傻”的表情。早知道价格能下放成这样,谁还忍着买那些过气的老款,连泡面的调料包都舍不得多给的合资轿车?
更何况,亚洲龙不只是打击对手,还顺手背刺了自家人。凯美瑞不是号称“家庭有我,世世代代”?结果亚洲龙来一句,“家庭要我,世世代代。”丰田这操作,好像淘宝的双十一,一边做满减一边涨价格,最后还得用户自己买单。你买了凯美瑞,隔壁邻居问你为啥没买亚洲龙,面子里子都全挂在墙上,顺便再说一句,“凯美瑞啊,挺好的,配置少点,价格高点,气质穷点。”不是谁都能做到脸皮厚到这种地步,丰田打的算盘,就是让你在选车的时候不仅纠结预算,还得纠结精神状态。
有人问,为什么亚洲龙能玩这种自杀式促销?其实人家一点都不傻,背后逻辑比拼多多砍一刀还清晰:品牌积累、市场压力、国产新能源崛起,以及各种销售不达标的数据,拼成一张“自救图”。你以为丰田真在乎利润?当然在乎,但更在乎的是“市占率”。在这个车市里,谁把用户装进自己车里,谁就能多搞一场团建。对于丰田来说,丢点利润,无非就是晚上少吃几根牛肉条,而市占率掉一分,整个车企都要背锅。
说到国产新能源车,这两年它们的自信心膨胀得比大妈买菜还快。座舱屏幕越做越大,车机越做越卡,口号喊得比价格还麻,只要你敢说一声“买油车”,立刻被扣上“落后于时代”的帽子,朋友圈从此只有保险推销员。但丰田就是丰田,品牌、保值、口碑,加上电池不自燃、不自爆、不自闭的双擎系统,大量古早用户,铁着心不和你玩智能座舱,全靠老本行混饭吃。你嘲笑亚洲龙不智能?人家只会嘲笑你的电池三年一换,二手残值比公摊面积还感人。
不过,别以为丰田这波就是完胜。毕竟价格战这种东西,看的不是谁便宜,而是便宜之后,谁先倒下。你觉得亚洲龙13.88万很美好?隔壁帕萨特第二天就能12.88万,凯美瑞说不定再送个储物盒,雅阁直接改名叫“夸我哥”,所有B级车一起跳价格舞,全体合资转身,自家造价比你的智商还离谱。再往后看,消费者以为捡了便宜,结果发现售后全靠运气,车主群里都是“车门异响”和“油耗上涨”的梗,悲伤如此,欢乐也如此。
其实这个价格跟变天也差不多。以前合资车傲娇,国产新能源拽,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品牌能撑得住场面。一夜之间,价格下放,配置下放,光环下放,只有油耗和维修没下放。你在网上看了半天评测,发现每家都是“性价比无敌”,能说的缺点只有“没买到”的遗憾。车市的变革,最大的赢家永远不是车企,是消费者。你以为买到了最便宜最好的车,其实只是帮汽车公司在KPI上刷了把数据,下个月又可以吹牛说销量增长,股价涨一分钱,管理层多吃一根鸡腿,车主的心酸全藏在朋友圈配图里:“亚洲龙13.88万,真香,就是贷款批不下来。”
最后别忘记,价格下放的真谛是让所有人的脸面都挂在墙上。凯美瑞和亚洲龙的销售本来是一家人,结果现在见面就是:“我哥亚洲龙才13.88万,你买我干啥?”买完车,亲戚问你多少钱买的,不敢太小声,怕丢脸;不敢太大声,怕别人问“为什么不买新能源?”油车用户正在内卷,新能源用户正在躺赢,最后全都在中介的朋友圈里水群,顺便抢个洗车券。
至于你会不会因为价格考虑它而放弃新能源?你怎么想,我是不知道。现在选车不是选配置,是选信仰,谁都想占个便宜,谁都怕亏了气质。亚洲龙13.88万刚上市,大家嘴上说“冲击很大”,心里其实都是“再等等说不定还能降”。等来等去,新能源电池涨价,油车油耗提升,二手残值扑街,回头一看,原来什么都没变,只有钱包越来越小。
所以这场价格战里,赢的是谁?如果你问我,我只能说,“不是我,绝对不是我。”至于谁最受冲击,估计是卖车的和买车的,剩下的只能品味一下丰田的黑色幽默——一边自杀式降价,一边坚决不给现车,把市场搅得翻天覆地,最后才发现,“价格都降了,消费还是不够。”你问我选哪个?其实我选单车,顺便省了13.88万,还能强身健体,毕竟现在健身比买车更靠谱,关键也不需要贷款批不下来。
生活像极了汽车市场,大家都在降价,只有快乐没有增加。亚洲龙这波操作,谁也别太高兴,只能感叹一句:原来合资B级车的变天,是这样来的。变没变,心里都知道,只有钱包最清楚。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