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咱开车的都知道,启动车子后,不少人习惯让车热一会儿再走。但你有没有想过,长时间热车真的好吗?尤其对于涡轮车,这冷启动可是有大讲究的,今天我这个赛车手就来给大伙好好唠唠。
以前咱汽车用的还是化油器发动机,那时候不热车还真不行。为啥呢?因为在达到工作温度前,燃油雾化效果差,供油系统也常常掉链子,没法正常工作。这时候要是强行开车,车子就跟闹脾气似的,车速不稳,甚至直接熄火。所以得等发动机预热好,才能顺顺当当上路。可现在不一样啦,随着科技进步,电脑控制喷油器的运用,不仅喷油精准,燃油雾化程度也大大提高。发动机启动后,很快就能稳定转速,车子马上就能开动咯。
咱先来说说长时间热车这事儿,其实它坏处可不少。第一,那就是浪费汽油啊!车子原地怠速热个 10 分钟,烧掉的油,和堵车时没啥两样,平白无故让钱包 “瘦一圈”。第二,长时间原地热车,对发动机不仅没啥好处,还容易造成更多磨损。很多人以为热车能让发动机充分润滑,可实际上,原地热车时发动机温度上升得慢悠悠,发动机主要磨损恰恰就来自冷启动阶段。原地热车根本没法让行驶机构和发动机得到良好润滑,更别提让行驶系统充分润滑了。这么一来,长期原地热车,发动机的健康状况可就堪忧咯。而且,原地热车还会导致燃烧不充分,进而增加积碳,影响发动机性能。另外,从环保角度看,长时间怠速热车,三元催化转化器没法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有害气体得不到有效净化,咱每个人可都是环保的一份子,这可不行啊。
发动机一启动,里面所有零件都动起来了。从点火那一刻起,油泵就开始工作,把油抽出来,在发动机里循环,起到冷却和润滑作用。不过呢,气温低的时候,油的粘度高,循环起来就比较费劲,大概得 20 秒时间。除了机油循环,燃油喷射系统和冷却液也需要 “热热身”,但它们循环起来倒快些,半分钟到一分钟就行。就算在大冷天,低温环境下,原地热车一分钟也就足够了,再多就没必要啦。要是想着靠原地怠速,把转速和水温都熬到标准值,那估计等上 10 分钟都够呛。
咱们重点讲讲涡轮车的冷启动。大家都知道,发动机磨损主要就来自冷启动阶段,可不是正常行驶的时候。发动机停机后,油温高、油粘度低、流动性好,大部分机油就顺着重力流回油底壳了,运动部件的摩擦表面就只留下一层薄薄的油膜。现在很多机油厂商都主打冷启动保护,靠的就是这层油膜。但要是车子停放时间长,比如停个几天,这油膜就会慢慢变薄,强度也降低。再启动时,油泵和运动部件同时工作,供油就跟不上趟儿了,原本就薄的油膜还会被运动部件破坏。这时候还在原地长时间暖车,那不是加速零件磨损嘛。
对于涡轮车来说,驱动系统热车比发动机热车还重要呢。车子停着的时候,光热发动机,其他部位还是冷冰冰的。要是不驱动驱动系统,发动机也很难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就好比咱们换防冻液的时候,很多汽修师傅会等电子风扇打开。你仔细瞅瞅就会发现,通过不断原地轰油门,让水温表达到暖机状态温度,可比正常开车达到暖机状态花的时间长得多。这就说明,发动机启动后正常工作了,但车没动起来,像变速箱油等很多零件和润滑系统都得不到合适润滑,这时候就会出现 “发动机热了,车却没热” 的情况。润滑系统不工作,车子可就少了层保护。
那涡轮车冷启动到底该咋操作呢?大多数情况下,车子启动后,停留 10 秒到 30 秒就行,哪怕是大冬天,也没必要超过 2 分钟。这点时间,刚好够你系好安全带,做好开车准备。之后就可以把车缓缓驶出,先低速或者怠速行驶一段距离,等转速稳定下来,就可以提速正常行驶啦。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转速,别超过 2000 转,换挡要温柔,加油也得稳着来,这就是最标准、最正确的涡轮车热车方法。
所以啊,各位涡轮车车主们,可别再长时间热车啦,按照我说的方法来操作冷启动,既能保护好你的爱车,又能为环保出份力。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就请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走一波,祝大伙都能顺顺利利开车,一路平安又发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