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汽车发展下的测试需求背景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作为核心部件的OBC(车载充电机)与DC-DC转换器,其性能优劣直接关乎整车的动力性能、续航里程及安全性 。OBC承担着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动力电池充电的重任,DC-DC转换器则负责将动力电池的高压转换为低压,为车内低压电器系统供电。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迭代升级,对OBC/DC-DC转换器的性能、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一套精准、高效且能自适应不同产品型号和测试需求的智能测试系统迫在眉睫。
二、宁波至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探索
宁波至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电子产品、电气设备研发制造领域持续深耕。面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测试难题,公司凭借在精密量测仪器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投身到OBC/DC-DC转换器自适应智能测试系统的研发中。
(一)系统硬件架构搭建
1. 关键设备选型与整合:系统硬件以高性能的交流电源、直流电子负载、功率分析仪等为基础设备。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为OBC提供多样化的输入电压、频率条件,以测试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直流电子负载模拟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精确模拟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下的响应 ,例如模拟电池的恒流充电、恒压充电、脉冲放电等状态。功率分析仪则实时监测和分析OBC/DC-DC转换器在工作过程中的功率参数,包括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模块化设计理念: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各硬件模块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可以灵活增减模块,如增加高精度的电压、电流传感器模块,用于对微小信号变化的捕捉;或者添加通信模块,实现与被测设备及上位机之间的稳定数据交互,满足不同测试场景和产品型号的适配需求 ,降低测试系统的整体成本,提高设备的复用性。
(二)系统软件功能开发
1. 智能测试算法开发:软件层面开发了一系列智能测试算法。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能够根据被测OBC/DC-DC转换器的实时工作状态,自动调整测试参数,确保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测试OBC的充电效率时,通过自适应PID算法实时调整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直流电子负载的吸收功率,使测试环境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得出更为精确的充电效率数据 。算法还能实现对测试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故障诊断,快速定位被测设备的潜在问题。
2. 友好操作界面与数据管理:设计了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操作人员只需通过简单的点击、拖拽等操作,即可完成测试项目的选择、参数设置等工作。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自动保存测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根据需求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 ,报告内容涵盖测试时间、测试环境、测试结果、性能曲线等信息。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产品质量追溯,还能为后续的产品优化和研发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柔性适配实现策略
1. 多协议兼容技术:为适应不同厂家生产的OBC/DC-DC转换器的通信协议差异,系统采用多协议兼容技术。集成了CAN、LIN、FlexRay等多种常用的汽车通信协议模块,能够自动识别被测设备的通信协议,并与之建立稳定的数据连接 ,实现对不同协议设备的无缝测试,打破了测试系统与被测设备之间的通信壁垒。
2. 自学习与自适应机制:系统具备自学习能力,在测试过程中不断收集和分析被测设备的数据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设备模型。当下一次遇到类似型号的设备时,系统能够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快速调整测试参数和流程,实现自适应测试 ,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工干预和调试时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