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置信,区区二十万,现在居然能拿下摸爬滚打过的宝马5系。
还是做了拉长的款型,还是后轮驱动。
遥想当年身价直逼半百的家伙,现在竟跌份至此,颇有些赛博朋克的味道,对吧?
这事儿放早些年,谁敢臆想?
宝马5系,那可是社会中坚力量的门面,是商谈桌上的那份笃定,是年关返乡时亲友们歆羡的目光所聚。
时至今日,它却成了不少人“旧梦重温”的投名状。
当然,是洗尽铅华的。
一辆2020年仲秋上的牌,溜达了七万多公里的525Li,标价不过二十万。
这价格着实撩人,毕竟,新车落地少说也得四十好几。
省下的银子,甚至能再添置一辆小巧的通勤车了。
但且慢,这真的是鸿运当头,天上掉馅饼吗?
咱们先来罗列几条扎心窝子的实情。
这车是转手的,而且还易主了一回。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可能曾上演过一些你无从知晓的戏码。
或许是前任车主移情别恋,觅得新欢,或许是囊中羞涩,资金周转不灵,但无论如何,这都给这辆车平添了一抹不确定性。
再来说说里程数。
七万多公里,对于一辆宝马而言,算不上稀松平常,但也绝非初出茅庐。
要晓得,豪华车的养护开销可着实不菲。
万一撞上个烧机油、渗油的幺蛾子,摆平起来可就不是几张红票子能打住的了。
当然,兴许有人会辩驳,这价格都摆明了,性价比杠杠的啊!
配置也还凑合,什么自动泊车入位,全液晶仪表盘,听着挺唬人的。
而且,这车的内部空间那叫一个宽敞,五百三十升的后备箱,能装下你所有的鸿鹄之志与绮丽梦想(抑或,仅仅是年货和熊孩子的玩具)。
但这背后,是不是也掩藏着一些被视而不见的端倪?
当我们只聚焦于“宝马”这块金字招牌的时候,有没有设想过,它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门面,还有沉甸甸的用度?
据粗略估算,这辆车的年均综合用车成本大约在一万五千五百元上下。
这还不涵盖你可能遭遇的各类突发状况。
换而言之,入了这辆车,你可能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咯。
有人讲,淘换二手的豪华车,说白了就是图个牌面,图个颜面。
这话不假,但颜面是给旁人瞧的,实惠才是自家享的。
倘若为了一个“宝马梦”,折损了自己的生活质量,那这笔买卖到底值不值当?
而且,这种“降维打击”式的消费,是不是也映射出一种社会潜意识?
我们总想着用更低的成本,去染指更高阶层的生活。
但这种心态,有时候也会让我们陷入一种焦虑和攀比的怪圈之中。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咎于“虚荣心”作祟时,是否忽略了隐匿其后的社会张力和阶层板结?
在一个“消费升级”的纪元,好像拥有一辆豪华车,才能佐证你的功成名就与社会价值。
是以,掷二十万购入一辆二手宝马5系,归根结底是不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这恐怕见仁见智,并无定论。
它取决于你的财力状况,你的出行需求,以及你对“豪华”的解读。
但这背后,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怎样挣脱对身外之物的过度依仗,怎样寻觅真正属于自己的存在感,以及怎样在一个日渐内卷的社会里,活出真性情,做回自己。
究其根本,真正的奢华,不在于你驾驭何车,而在于你怀揣怎样的心境。
正如那辆易手的宝马,它可能早已褪去身份标签,而仅仅只是一个代步工具。
而你,才是自己人生舞台上的掌舵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