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智己把“续航”开成了盲盒:66 kWh电池、800 V高压、43%热效率的小排量增程器,三件套组合出1500 km的惊喜数字。更刺激的是,官方甩出一句“不用改生活习惯”,瞬间把长途出行从“计划大作战”降级成“顺手买杯咖啡”。
场景1:周一早高峰
北京五环堵车,空调+导航+音响全开。系统默认纯电:450 km表显足够撑到周五下班。发动机全程睡觉,0油耗、0震动,只在前排座椅里留下安静的28 dB白噪音。
场景2:周五说走就走
导航沈阳,往返1100 km。车机在电梯里就完成路径拍卖:
方案A:一路纯电,需排队等桩3次,总耗时12 h
方案B:2次超充+1次顺路加油,总耗时9.5 h
方案C:全程增程,不排队,总耗时9 h 10 min
你选了C,系统顺手把油枪预约到第7号位,支付码提前推送到车机。你只需在服务区买杯拿铁,5分钟92号汽油到账,15分钟800 V快充补回310 km。咖啡喝完,车也吃饱。
场景3:零下10 ℃的崇礼
传统电车续航骨折,智己却反向回血:发动机余热经三通路阀门直送电池包,10分钟把电芯从-10 ℃拉到10 ℃,低温衰减从25%压到8%。滑雪结束,表显剩余续航反比出发时多18 km——热量也能“利滚利”。
场景4:三年后的二手市场
买家扫码,区块链上跳出“时间履历”:
电池循环847次,SOH 93.7%
发动机高效区占比81%,低负荷仅7%
0自燃记录、0故障码
系统给出的残值评估价比同级车高9%,等于三年白捡一次全家出国游。
隐藏彩蛋:OTA红包
上周夜里悄悄推送的FOTA,把发动机怠速发电功率下调0.8 kW,市区纯电比例再涨4%。车主第二天醒来,“凭空”多了23 km续航——系统留言:这是送给早八人的隐形红包。
所以,别再问“1500 km是不是真的”。
智己只是把充电桩、加油站、热管理系统和云端算法,统统折叠进66度电和一杯咖啡的时间里。
长途从此不再是一场计划,而是像点外卖一样随手完成的日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