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出手,处置恶意账号,理想车主遭攻击引热议

最近上网的朋友们可能都感觉到了,网络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很奇怪的风,矛头直指一个特定的群体——理想汽车的车主。

一夜之间,好像全网都在说“理想车主素质差”、“理想车主最爱乱停车”,各种视频、帖子铺天盖地,配上一些随手拍的理想汽车没有停在车位里的照片,言之凿凿,仿佛买了这个品牌的车,人品就自动打了折扣。

这事儿就让人纳闷了,难道一个汽车品牌,还能把车主的素质给筛选一遍?

抖音出手,处置恶意账号,理想车主遭攻击引热议-有驾

是真有这么回事,还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捣鬼,想把水搅浑呢?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好好捋一捋。

事情大概是从八月初开始发酵的。

很多网友,尤其是理想车主们,感觉越来越不对劲。

他们发现,在抖音、小红书这些大家平时刷得最多的平台上,集中出现了一大批内容极其相似的帖子和视频。

这些内容的核心观点就一个:抨击理想车主,给他们贴上“没素质”的标签。

最常见的套路就是拍一张或者一段理想汽车没有规范停车的视频,然后配上带有强烈引导性的文案,比如“看看,又是理想,停成这样一点也不意外”。

如果只是零星的几个网友吐槽,那也算正常,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哪个品牌的车主里都难免有几个不守规矩的。

但问题是,这次的规模实在太不正常了。

后来,理想汽车的法务部门都亲自下场了,他们发布了一份声明,里面提到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

就拿8月3日这一天来说,从凌晨零点到早上七点,这短短七个小时里,仅仅在某一个短视频平台上,就冒出来了整整45条主题和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视频,标题都像是从一个模板里刻出来的,叫做《以前真没注意,理想车主,没有意外,一律乱停车…》。

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根本不可能是巧合。

正常的网友谁会不睡觉,大半夜地和几十个陌生人约好了似的,用同一个文案去发同一个主题的视频?

这操作手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后有推手,是典型的“水军”行为。

抖音出手,处置恶意账号,理想车主遭攻击引热议-有驾

这种不分昼夜、高频率、内容高度一致的密集发布,目的性非常强,就是想通过短时间内的大量重复信息,给公众强行灌输一个观念:理想车主就是素质低。

这种手法在网络上被称作“带节奏”,通过制造虚假的舆论声量,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这是普遍共识,从而达到抹黑一个品牌或群体的目的。

这种无差别的攻击,给广大的理想车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困扰。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可能就是普通的上班族,是注重家庭的“奶爸”,买车是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周末全家出游。

结果就因为开了这个牌子的车,莫名其妙地就要在线上被谩骂,在线下可能还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停个车都得提心吊胆,生怕被哪个镜头对准,然后就被当成反面教材挂到网上去示众。

这种委屈,换谁都受不了。

可以说,这场网络风暴已经超越了正常的商业评论范畴,演变成了一场针对数十万普通人的网络暴力。

面对这种有组织的抹黑,理想汽车这次没有选择忍气吞声,也没有发个不痛不痒的公关稿了事,而是直接亮出了最锋利的武器——法务部。

8月7日,理想汽车法务部发布了一份措辞非常强硬的声明,正式向这股黑恶势力宣战。

他们的态度很明确,首先,把事件性质定义为“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直接将问题从商业竞争的灰色地带上升到了法律层面。

其次,他们摆出了实实在在的证据,就是前面提到的“7小时45条”视频的例子,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这背后的不寻常。

最后,他们宣告将采取一切法律手段维权,包括平台投诉、民事诉讼,甚至是刑事报案。

这番表态,等于是在告诉那些躲在键盘后面的人:别以为在网上造谣没有成本,我们这次要跟你较真到底,法庭上见。

理想汽车的强硬回击,可以说打响了反击的第一枪。

这不仅是在维护自己的品牌声誉,更是在为自己那几十万无辜受牵连的用户撑腰。

抖音出手,处置恶意账号,理想车主遭攻击引热议-有驾

这也向整个行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欢迎在产品和技术上公平竞争,但绝不容忍这种下三滥的抹黑手段。

这也反映出我们中国的企业,在面对商业诋毁和网络侵权时,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都在不断增强,不再是过去那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老好人”了。

就在理想汽车发声后不久,作为这次事件主要发生地的抖音平台,也迅速作出了反应。

8月12日,抖音的官方账号“抖音黑板报”发布了一则公告,正式回应了这件事。

抖音平台的这份公告,可以说为整个事件的性质定了调。

平台方面承认,近期网络上确实出现了大量针对“理想车主”的误导性、攻击性言论,并且平台在接到理想汽车的投诉后,进行了核实和处理。

更有意思的是,抖音还详细列举了他们处理了哪些具体的违规行为,这简直就像是把那些网络黑产的套路给公之于众了。

比如,有些人看到这个话题火了,就跑来“蹭热度”,假装讨论,实则为了卖自己的东西;再比如,就是前面说的那种,大量账号跟风模仿,拍“理想车主乱停车”的段子,形成病毒式传播;还有更过分的,直接对理想车主进行人身攻击,用词污秽;甚至还有一种特别有心机的玩法,一些账号自己把头像和名字改成“账号已封禁”的样子,然后截图到别的平台去卖惨,谎称自己是因为“说了真话”才被平台打压,企图煽动更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的情绪。

抖音将这些行为一一列出并予以处置,这表明平台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内容发布方的管理责任。

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不能是谣言和暴力的温床。

平台出手整治,既是响应国家“清朗”网络空间行动的号召,也是维护自身社区生态、保护企业和用户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

回过头来看整件事,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东西。

它照出了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当正面的产品竞争进入瓶颈期,一些不光彩的“盘外招”就开始抬头。

这种攻击用户群体的打法,成本低、见效快,杀伤力却极大。

它也给我们每一个普通网民提了个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被海量的信息包围,当看到一些一边倒的、情绪化的、高度重复的内容时,不妨先冷静一下,多思考一下这背后是否合乎常理。

我们每一次不经思考的转发和评论,都可能在无意中成为别人手中伤人的“子弹”。

保持理性和辨别能力,不被轻易“带节奏”,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的基本素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