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纯电小定仅发一条微博,网友质疑宣传太敷衍引热议

说真的,华为鸿蒙智行问界M8纯电版小定今天上午11点已然悄悄开启,却只靠产品总监湾区峰哥发了条微博,网友们的灵感可不是盖的,当场就炸开锅了。

“就这力度?

还想卖车?”

问界M8纯电小定仅发一条微博,网友质疑宣传太敷衍引热议-有驾

不少人质疑问界M8的宣传操作过于草率,发微博当通知,完全不拿大家当回事,这事到底怎么回事呢?

先聊聊发布会这件“小事”——放在现在,造车新势力哪个不是大张旗鼓,线上线下各种联动,热搜都得霸榜几天,务必把产品热度“烤熟”。

可这次,问界M8纯电小定,只有总监的个人微博简简单单一条消息,既没有盛大的首发仪式,也没看到社交媒体上的海量推送。

早上十一点,朋友圈里和微博热搜却都波澜不惊,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普通人刷着手机还真不容易注意到。

网友“月亮不营业”吐槽:“你就不能搞个直播带带货?

还是不想努力了?”

还有“打工翻车侠”说:“连流量都不想着争取一下,是不是对自家产品没信心?”

其实,市场上的讨论,无非是两个关键词:诚意和信心。

毕竟,现在新能源车企都是绞尽脑汁把自己产品往流量中心抬,华为问界却像故意低调。

对应的,销量能否跟得上?

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更别说有人担心“热度还没造起来,车就凉了”——毕竟纯电M8的命运可能就系于这一次宣传了。

话说回来,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理解,觉得“也许他们真的有底气,不靠蹭热度,只为懂得的人而来”,可从数据看,大家还是更关心实实在在的宣传动作和持续关注度。

有意思的是,华为官方对此至今没有任何公开回应,仿佛一切争议只是网友自说自话。

想着余承东前脚还在为M8纯电推新的夜紫配色,后脚宣传却如此潦草,多少让人摸不着头脑。

说起那个“夜紫配色”,这几天车圈也确实没消停。

余承东说这是“最前沿紫色”,但有不少人用极氪009、理想L9这些同类产品做了对比:一方面,极氪009的紫色车,据说现在不少还被经销商消化成库存库底货;另一方面,理想L9的紫色车主抱怨补漆色差大,修起来麻烦,不少论坛里怨声载道。

我们也会疑惑,这波紫色潮流是真引领风向,还是昙花一现的营销游戏?

另一方面,从新能源车行业的价值传播来看,今年的游戏规则的确变了。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刚出了个5月新能源厂商价值传播指数,里面零跑汽车以768.03高分首次冲上第一,比亚迪虽然是销量王者却只排第三,而鸿蒙智行稳居第二(760.49分),大家的打法已经悄然从“硬件军备竞赛”进化到了“生态和差异化标签”的软战。

那零跑怎么上位的?

就是靠技术宣传和用户体验。

比如为年轻人量身定制城市NOA免费开通、CTC电池量产等新技术,再通过“技术公开课”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软件免费、硬件标配这些“诚意”直接勾住了很多人。

换句话说,零跑把复杂的技术说简单,把冷冰冰的“参数”做进了生活场景里,你想不到不心动都难。

再看看比亚迪,虽然卖得最多,技术也没落下,可是他们的传播模式偏“低调自然”。

像腾势N7用“猎跑SUV”的定位圈住高端圈,海豹DM-i用CTB电池技术打入低价区。

比起来,比亚迪依旧是靠产品力自然吸粉,社交传播上没那么花哨。

鸿蒙智行和问界M8想必也想玩技术流——只是模式各有不同。

就说这次M8纯电上市,网上热度不高,宣传点全靠“夜紫色”和“智驾生态”,可是真正能打动多数人买单的,恐怕还是补能体验、实际驾驶和后期维护这些现实考量。

但不吆喝、不提前造势,怎么让更多潜在用户知道、了解、考虑购买?

这真让人想起“好酒不怕巷子深”那句老话,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谁还敢赌用户“天然有缘”主动找上门来?

另一个插曲,用车人士的真实反馈往往最能说明问题。

理想L9星环紫车主小梁,论坛里发帖各种吐槽,说每次补个漆都得调很多次,色差肉眼可见,物业停车场一排紫色轿车,居然有深有浅。

用户体验这件事,只要跌了一次跟头,立刻就在车友圈里“开花结果”,一时间带来连锁反应。

所以单靠独特配色炒话题,未必就是绝对利好,反而得考虑经验教训——技术好再加传播有力,才能把精致设计变成市场新宠。

闲聊几句,做营销这行越发不容易了。

如今的大佬们都知道:技术创新真重要,但传播更关键。

你有再强的智驾硬核、有再稀有的夜紫色拉风配色,也得让市场看见你、对你上头。

问界M8这波操作,无论是策略性“低调”,还是不经意的“掉链子”,都需要市场数据和时间给出最终答案。

我们期待它会用产品力和后续活动补上今日的冷场。

而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一台纯电豪华MPV,除了车壳漂亮、参数顶尖,还得耐得住生活的考验。

外观是吸引人的利器,补能才是抓住持续用户的关键。

看网友们的怨言,不只是吐槽一条微博的发力,更是在追问:车圈的花哨到底是不是虚热?

谁能真正做到技术和体验的闭环?

华为问界M8选择以这种“清淡”的微博开场,他们究竟自信有余,还是另有谋划?

这只怕要等真正上路、用户验车、口碑发酵后才见分晓。

走到今天,新能源车变革已难回头。

从零跑的技术公开课、比亚迪的稳定输出,到问界M8的紫色新潮——车企其实各有狡黠。

技术、颜值、生态、补能、体验、传播这些环节,每一环都紧扣人心。

营销不是热闹本身,而是能不能持续跟用户同频共振,能否用产品和行动消弭网友的质疑,这是这个时代留给造车人的“必答题”。

我相信,谁也不敢再独自一条微博打天下,讲究温度、有烟火,更要真诚和智慧。

未来几天,或许问界M8会开启更多层次的传播动作,也许会看到官方的正式回应和补救措施;也或者,他们真的想做一波“低调中的亮剑”,静等口碑起势,无声胜有声。

只是,在这个流量和体验并重的市场里,找准自己的节奏、不让热度冷掉,才可能赢得更多人的心。

如果某一天,紫色夜晚街头开过MPV的那个身影真的慢慢变多,也许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