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就在成都车展前一天,华为鸿蒙智行团队发布了尚界H5。这次发布的头条就是一个数字:16.98万起,还直接搭载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一时间,发布会现场的快门声几乎盖过了余承东的声音。这车一开预售,一个小时官网订单就破了2.5万台,每秒卖出7台,这速度比抢年货还猛。
先来说说这个价格。20万以内的SUV,大家都觉得配置够用就行,谁会想到直接给你配192线激光雷达、ADS 4.0智驾,和问界M9同款。纯电版还给你塞了个能放登机箱的124升前备箱,一看就不是打酱油来的。这让本来混得风生水起的20万级家用车,一下子变天了。
智能驾驶算是这车的杀手锏。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全齐,雨天大雾都能看清路况。过去大家说比配置,其实都在“有点智能”那一档打转。尚界H5这波直接把“高阶智驾”门槛拉到地上,让原本只能在高档车上看到的技术,跑进了主流家庭车。这招叫“降维打击”,把同级对手一下子打得有点懵。
开车最怕啥?肯定是续航焦虑。别说远途自驾,哪怕就是城市通勤,大家都怕车快没电了没地儿充。尚界H5增程版直接给你1360公里综合续航,纯电跑235公里,油电混合再跑1125公里。别家还在500公里左右徘徊,人家一箱油能从上海跑到北京,中途就加一次能。这账一算,开这车比高铁二等座还便宜,油耗也只要4.44升一百公里,堪称“地表最强打工神器”。
空间方面也是诚意满满。整车有2840毫米的轴距,后排坐三个人不会撞肩,后备箱直接给你601升,连折叠自行车都能平放进去。家里人口多,或者周末要出去骑个车露个营,妥妥全能。
为啥能做到这么低的价格?这波背后其实是华为和上汽的“心机大战”。余承东说,20万以下的定价其实是亏本卖:每卖一台都亏钱。华为赌的是明年鸿蒙智行卖出去100万辆的目标。上汽这边也不是只拼数量,60亿砸下去、5000人团队铺开、上千家经销商,全国渠道铺得扎扎实实。说白了,这波合作是华为技术赋能、上汽渠道护航,双方都是想做局、赚生态的钱。
那么问题来了,这车一出,谁的日子难过了?首当其冲的是比亚迪宋PLUS。本来它在家用SUV市场混得不错,价格低配置高,但智驾方案比起华为这一套差了不少。宋PLUS只配摄像头,尚界H5直接标配激光雷达。鸿蒙座舱还能连手机、平板,比亚迪自己的系统用起来就有点不够顺。当晚深圳有比亚迪经销商说,三小时内四个宋PLUS老用户就来问能否退订。零跑C10也有点压力,毕竟华为的品牌和技术生态不是现在的新势力能灵活接住的。别说合资了,丰田RAV4这些老牌燃油车,看人家的续航和智能,真要跟得上已经很难了。连奥迪Q3这样的小豪华车也只能在“空间和智能座舱”上认栽。
当然,这么低的价格不是没有风险。余承东自己说,定价低了,销量上不去就是亏本玩。一年要是卖不到10万辆,研发成本就回不来。交付和品控也是悬念,9月23号上市,国庆就要交车,新工厂能不能一炮打响还靠后续表现。还有用户的“减配”疑虑,毕竟是鸿蒙智行最便宜的一款,大家都在观察有没有哪里被省掉了。更别提“兄弟打兄弟”,鸿蒙智行里,智界S7卖22.98万,一堆参数还被尚界H5按在地上摩擦。网友调侃余承东这是“左手打对手,右手打自己人”。
这次事件其实把智能汽车的玩法全部重塑了。过去大家讨论价格、空间、动力,现在直接卷到“体验”和“智驾”上。20万以内敢上激光雷达,还是标配,这种突破让买车变成了“能不能让家里人用得舒服”。以前买车怕续航,现在直接给你1360公里,车企还卷什么?干脆卷体验和科技。
人们愿意信任华为的科技,“科技走进家庭”变成现实。发布会后两个半小时内,2.5万个订单清清楚楚摆在那里。国庆如果能如期交车,这一波确实能把中国智能汽车的格局搅个底朝天。车最终靠的是车主用得开心,这一点比参数和价格都更重要。
至于后面的市场怎么变化,就像老话说的,“好饭不怕晚,好车就看谁能笑着开出去。”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