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O问界这个品牌真的站稳脚跟了吗?现在他们家的M9、M8、M7这几款车,在30到50万这个价格区间里已经有点模样了,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还长着呢。
问界超越豪华品牌
问界这个品牌,就靠四款SUV,居然在销量、营收、单车均价和利润这四个关键指标上,把咱们中国市场上那些百年老牌豪华车代表——奔驰、宝马、奥迪都给干趴下了。更厉害的是,它还把新能源汽车界的“老大哥”特斯拉和现在的“新王者”比亚迪也给比了下去,这含金量简直爆表!
这个目标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就能实现,就算稍微晚一点,也挡不住中国第一个豪华汽车品牌的崛起趋势。
从2021年到2023年,余承东和张兴海联手,把赛力斯原来的车型重新设计优化,搞出了M5和M7,算是打了个漂亮的“逆风局”。
2022年这两款车卖了7.5万辆,到了2024年已经卖到9.348万辆,不仅稳住了赛力斯的根基,也为后来的问界M9、M8腾出了时间和空间去立项、定义和设计。
余承东和张兴海早在2022年9月就确定了问界M9和M8的规划,再过一两年,它们的产品力爆发出来,那叫一个强,一点都不奇怪。
说到核心技术、懂高端用户、打造高端品牌,整个中国没人能比得上华为的“战将”余承东。
问界M9和M8同时启动,而且是纯电和增程两种版本的高端SUV,国内那些强势自主品牌比如比亚迪、吉利,还有新势力里的理想、蔚来、小鹏,都很难跟上节奏。
有理想粉说问界是抄袭理想,但事实是,理想家的纯电i8比问界M9的纯电版整整晚了两年。反过来,有没有看到问界粉说理想抄袭问界?其实大家都是在互相学习、良性竞争,这才是正道。
问界三款车型目标规划
好,我来用更口语化、轻松一点的中文方式,把这段内容重新整理一下:
---
赛力斯在搞M9和M8这两个车型的时候,光是研发和立项这些前期投入就花了至少20亿以上,这钱可都不是小数目。现在赛力斯还得咬牙坚持,省着点花,毕竟他们家的问界M9超级工厂,还是重庆市政府帮忙垫资建的。
余承东在定M9外观参数的时候,其实还把M8当成了备选方案。结果没想到,问界M9一上市,直接干掉了百年老品牌宝马X5,销量稍微超过了他的预期。
现在让M9稳稳地站在50万级别的市场,是鸿蒙智行和问界品牌的第一个小目标。
接下来,优化M8的设计,再给M8加一条焊装线,就是准备向BBA(奔驰、宝马、奥迪)发起第二次冲击,目标是站稳40万级市场,这是M8的第二个小目标。
至于问界M7,新款接替2024款这件事,早在2024年就已经定下来了。而且M7的技改项目,还是重庆市的重点项目之一。
新M7要稳住30万级市场,这是对BBA发起的第三次“攻擂”目标。
目前来看,问界M9用了17个月就拿下了50万级的销冠;M8也只用了4个月,就拿下了40万级的销冠;而新M7刚上市,24小时预订量就突破了15万辆,接棒M7成为30万级的新销冠,这个势头很猛。
至于老将M5,已经卖了42个月,现在还在继续“超期服役”,这其实是赛力斯暂时没有更多新车上市的一种权宜之计。
总的来说,问界M9、M8、M7能在30到50万这个价位站稳脚跟,只是第一步。如果这些目标都实现了,那AITO问界这个品牌才算真正立住了。
---
这样讲起来是不是更接地气一些?需要我再调整风格也可以哦。
问界未来战略目标
赛力斯问界接下来还有第二个小目标,就是销量达到100万辆,营收3000亿,利润200亿,稳稳进入世界500强,还要冲进中国前五的主机厂。
现在,60万以上的M9加长版M9L和M10,都是问界品牌要往上走、打造豪华品牌的必经之路。
他们用两年前设计的M6来打25万级别的市场,计划在2026年上市。
另外,全新改款的M5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也将在2026年推出,价格会下探到20万左右。
这样一来,问界M系列就完成了6到7款SUV产品,覆盖从20万到70万的价格区间。
通过鸿蒙智行问界,他们正在打造一个高端豪华的SUV品牌。这个品牌的三要素是:高端客户、高端品牌、豪华定价,目标是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新领军者”,然后逐步走向海外,就像BBA和华为手机一样,用8到10年时间,在国外建立起像中国市场一样的高端形象。
同时,问界还会发展轿车等其他车型,以SUV的豪华品牌为基础,完善整个产品线,打造一个完整的问界全品类产品矩阵和品牌体系。
未来8到10年,问界有望成为能和BBA(奔驰、宝马、奥迪)比肩,甚至超越他们的全球高端豪华品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