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今天开车上班,突然发现马路上的汽车价格比早餐还廉价,这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但这几乎是中国汽车行业正在上演的现实。很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不惜展开惨烈的价格战,把车卖得像白菜一样便宜!而在这样的“战场”中,有一家车企却选择了逆流而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这家公司正是长城汽车,它的掌舵人魏建军最近说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宁可销量少一点,也不能无底线竞争。”这样的话,你是否觉得新鲜又耐人寻味呢?
长城汽车在这个“价格战”横行的市场里,不仅不跟风,还坚决“绝不低于成本价卖车”,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是在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定规立矩;也有人批评,说这是“不与时俱进”的市场策略,严重损害了企业竞争力。这种“走正路”的策略是不是在装高冷?魏建军的坚持是否能真正改变现状?诸多悬念让人忍不住想继续探讨。
魏建军为何如此强调规则?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汽车行业乱象丛生资本化扩张、产能化过剩,大家似乎只关注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而忽视了产品质量与利润的底线。对魏建军来“赔钱赚吆喝”听起来也许热闹,但从长期来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他认为,“行业需要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不是限制车企创新,而是用规则的力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长城汽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长期坚持不跟随市场情绪炒作,不搞无底线的价格战。这种策略让长城汽车在市场动荡中稳住了脚跟。长城坚持通过严格的测试标准和技术底线,确保每一辆交付给用户的车都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徐水试验场便是一个例子每辆车都要进行至少7000公里测试,相当于普通用户开车30万公里,确保品质、安全不打折。
这种坚持,给长城汽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实现营收914.29亿元,同比增长30.67%;净利润70.79亿元,同比增长419.99%。这些数字不仅亮眼,更说明了魏建军的策略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
长城汽车并非一路顺风。目前行业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很多竞争对手采取“低价换销量”的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这让长城的“不打价格战”显得有些“另类”。一些反对者指出“销量才是硬道理!没有市场份额,企业如何能保证长期活力?”
在消费者层面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个资深车主表示“我理解长城不搞价格战是为了维护市场规则,但如果其他车企都在降价,我作为消费者难道不应该选择更便宜的方案吗?”这种说法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矛盾心理既希望市场有规则,又期望能享受低价,是不是一种悖论呢?
长城汽车坚持按照国际规则“走正路”,在海外市场拓展中也遇到了挑战。比如一些国家的汽车市场监管要求复杂,不熟悉规则可能导致长城的成本大幅度提升。海外扩张,真的能实现“有质量的市场占有率”吗?这些因素都对长城的发展构成了压力。
就在外界认为长城只适合“吃老本”的时候,它用实际行动给人们带来了意外的答案。魏建军提出,长城汽车不只是一家传统车企,它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也有独特的布局,这将是长城的“第二增长曲线”。2011年,长城汽车开始布局智能驾驶系统,比很多新势力车企还要早。如今,它的智能团队已达到1200人,技术研发占比超过90%。
最新的蓝山车型搭载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不依赖高精地图就能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这个技术让长城汽车在智能化赛道上走到了前列。用魏建军的话来“长城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已经不输于世界一流企业。”这确实是一场“惊天反转”,让人重新审视长城在科技上的实力和潜力。
更有意思的是,长城还进一步改变了海外市场布局。今年,它将海外市场划分为十大“战区”,以区域作单位整合资源。这种战略裂变,让长城不仅“走出去”,还能“走进去”,深度融入当地市场。未来的目标是,到2024年实现50万辆海外销量,并在2030年突破百万辆。这种全球化策略,给了长城足够的底气和期待。
但问题并未就此结束。在力推智能化和全球化的长城还是需要面对一些硬骨头。比如新能源汽车竞争愈发激烈,比亚迪等对手的全方位布局,让市场形成了压迫式挤压;而在海外市场,文化差异、规则不一、成本增加等难题,也成为长城必须逾越的障碍。
更让人忧虑的是,即便长城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外界的质疑仍然存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蓝山能在智驾方面领先,但在新能源的全面布局上,长城还有短板。”甚至有人提出,“即使长城喊得响亮,真正能夺得市场的,或许还是那些不讲规则的企业。”
在这些挑战面前,长城的坚持看似坚韧,但是否会被市场后浪压倒?它的“向外走”路途,到底能走多远?这种悬念依然存在。
长城汽车的特点是什么?用形容——“不随波逐流,但也不随意冒险。”它既不参与价格战,也不盲目追求短期销量。可有时候,人们却会质疑,这种企业性格是不是过于“倔强”?毕竟把销量做起来,拍个市场占有率的胸脯,似乎更加符合当下的“快钱”逻辑。
魏建军反复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但问题是,其他企业未必玩得起规则。如果整个行业乱作一团,即便长城守住品质和底线,也可能被市场所边缘化。规则适合强者,但在残酷的商业环境中,它是否真的能为长城带来长远的机会,还有待验证。
魏建军坚持“不放血”原则,说要走“正确的路”,但在越来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光靠讲规则真的够吗?价格战会不会让用户都被低价吸走,留下长城独自“讲理”?面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降价是短期策略还是长期陷阱?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