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电车,可能真要成“过渡产品”了?固态电池一来

如今的电车,可能真要成“过渡产品”了?固态电池一来,谁还看得上现在这些

身边这两年买电车的朋友越来越多,有时候聚会聊起新能源,大家都觉得自己买得挺划算。可前几天跟几个搞汽车研发的老同学吃饭,人家一句话差点把我劝退:等固态电池普及了,现在火爆的这些液态锂电池车型,大概率要被抬进历史“垃圾堆”。听着有点扎心,但细琢磨,好像还真不是吓唬人。

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安全。虽然最近几年各大厂商天天宣传自家锂电池安全性能提升,说什么通过多少国标、加了多少防护措施,可新闻里偶尔还是能看到某些品牌发生事故后爆燃。一个朋友吐槽:“每次充快充,都怕哪天手机响一声,就是物业喊你下楼救火。”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但那种担心确实一直在。

如今的电车,可能真要成“过渡产品”了?固态电池一来-有驾

而固态电池因为没有液体的易燃成分,就算遇到极端情况,也基本不会像现在这样容易着火。据说比油箱都安全,这就让不少老司机眼馋。“以前开油车,总觉得加满油才踏实,现在换成纯电,每次出远门总想查查有没有消防队。”群里有人发这种段子,气氛直接活跃起来。

再往深处想,是二手车保值率的问题。谁不希望自己的爱车用个三五年还能卖个好价钱?可现实是,现在很多纯电脱手贼难,还掉价飞快。我表哥去年换新款的时候,他那辆用了四年的老款新能源,本来想着还能回回血,结果平台给出的价格直接让他破防:“才开四万公里,比我当初买时少了一半!”原因其实很简单——液态锂离子衰减厉害,用几年续航掉得肉眼可见,更别提那些经常快充、风扇嗡嗡响降温的小白鼠们。

据懂行的人讲,这玩意儿热量高,一冲快充温度飙升,不光风扇累死自己,还把寿命也搭进去。“你以为它是在努力工作,其实是在偷偷变老。”小区邻居分享他的经验,“一年下来感觉续航缩水明显,再怎么省着用也没辙。”

如今的电车,可能真要成“过渡产品”了?固态电池一来-有驾

而如果换上固态技术呢?稳定性更强,不容易发热,即使经常跑长途或者频繁补能,也不会那么伤元气。有老司机表示,“以后开三五年跟新的一样,那二手市场不得疯抢?”听起来很美好啊,对吧?

空间和续航也是硬通货。不少家庭选纯电就是图个大空间和低成本,可实际体验下来,有时候为了塞下一块大容量锂电,只能牺牲地板高度或者后备厢空间。有娃家庭抱怨最多:“本来想着带孩子出去玩方便些,一看后排地台隆起这么高,小孩睡觉都费劲。”

但如果是固态技术,同样体积下储存更多能量、电芯更紧凑,自然就不用占那么多地方。这对喜欢全家自驾游的人来说简直太友好了。“终于不用再为放不下婴儿推车头疼了!”网友神评论又来了,“以后出门带宠物都不是问题!”

如今的电车,可能真要成“过渡产品”了?固态电池一来-有驾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就是补能速度。现在很多人吐槽纯电脚踩双刹——既怕没地方充,又怕等半小时还没满格。而未来固态补能速度据说可以媲美加油站体验,那种畅快感真的让人期待。“以前路过服务区都是看别人排队加油,以后咱也有机会‘秒回’啦!”

聊到这里,一个共识慢慢浮现出来:只要谁先掌握住量产钥匙,就相当于提前锁定行业C位。不管是广汽、奇瑞、比亚迪还是吉利,包括宁德时代,全在憋大招。一旦2027年前后实现突破,如今主流车型估计只能靠打折清库存维持生计,到2030年全面普及应该悬不了太久。

这让我想起去年闺蜜刚提的新款,她信誓旦旦跟我安利各种智能配置,说啥十年不过时。我调侃她:“十年前诺基亚横扫天下,你敢保证明天苹果三星不会改写规则?”她翻白眼反怼我,说手机更新太卷,可汽车总归耐用吧。这波操作,我只能无语凝噎——时代变化真的比我们预期更猛!

如今的电车,可能真要成“过渡产品”了?固态电池一来-有驾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普通用户谨慎入场。如果不是刚需,比如临时代步或短期使用,可以考虑价格低于15万以内的入门级车型。但凡预算拉到20万+甚至30万以上,大概率血亏无疑。“别冲动消费,被厂家花式背刺一次够呛受,”这是隔壁修理厂老板给我的忠告。他亲历过客户前脚交完首付,新技术发布后一夜暴跌几万元,然后一脸懵逼找他诉苦。他摊摊手表示爱莫能助,只留下一句“科技升级没人拦得住”。

对比一下手机行业的发展节奏,其实新能源领域何尝不是如此?今天刚上市旗舰机型,下个月立马被新品吊打,而且降价幅度惊掉下巴。当初花重金追新潮,如今转头发现已经沦为备用机。这感觉搁在新能源汽车身上,也是妥妥复刻剧本啊!

如今的电车,可能真要成“过渡产品”了?固态电池一来-有驾

也有人坚持观点:反正每天上下班接送孩子代步需求摆在那里,该买还是得买,不然公交挤死人。我爸妈就是典型代表,他们根本不关心什么动力系统升级,只认准省钱省事就行。不过对于年轻人如果预算有限又追求性价比,是不是等等党才能笑到最后?

坐标南方城市的小伙伴调侃道:“天气这么热,要是哪天空调用猛了导致动力衰减,我宁愿骑小牛上下班。”这种糟心事,在未来或许会成为历史名梗,被后来者拿出来嘲笑我们的“原始生活”。

如今的电车,可能真要成“过渡产品”了?固态电池一来-有驾

所以这个夏天,如果你正纠结到底该不该掏腰包整台新的纯电脱单,可以先盘点一下自己的真实需求,再瞅瞅钱包厚度,还有最重要的一条,看清楚行业风向到底吹向哪里。一场属于普通人的选择题悄悄展开:

假如你的座驾马上面临置换,你会选择继续坚守现有阵营捡漏优惠版液态锂车型,还是死磕等等党赌一把2027后的固态王炸登场?留言盘点下大家最近一次被科技迭代坑惨or赚麻的小故事,看看到底是谁才是真正的大冤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