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曾几何时,玛莎拉蒂奢侈般的生活是极度向往的。
然而,原本是身份象征的价格正在被打下来。近日,某汽车平台显示上海经销商最低报价已杀到36.96万元——相比65.0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直降28.12万元,降幅达43%。
据说,这价格在去年只够买半台,如今能买整车。
这种“腰斩式”降价在超豪华汽车领域堪称魔幻场景。
超豪华车市场的惊天逆转
当玛莎拉蒂Grecale的终端售价跌破37万元,这个数字已低于一辆顶配丰田赛那的价格。这场降价并非温和调整,而是断崖式坠落:65.08万元的官方起售价被拦腰斩断,部分经销商报价甚至低至36.96万元。
如此力度的促销在超豪华品牌中极为罕见。上海浦东门店销售人员坦言:38.88万元是门店专属的“买断包销”行为,仅限白色外观黑色内饰的2023款Grecale,且“售完即止”。这种限定条件暴露了清库存的急切心态。
效果立竿见影:活动开始后2天内卖出10多辆。但短期热度难掩长期隐忧——当三叉戟徽标与30万元价位挂钩,玛莎拉蒂百年来构建的豪华信仰正在崩塌。
神话破灭的冰冷数据
降价背后,是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自由落体式坠落。回望2017年,玛莎拉蒂在华年销量高达1.44万辆,中国是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更创下全球罕见的女车主占比40% 的记录
如今光环尽失:
2024年在华销量仅1209辆,同比暴跌58%4
2025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384辆,同比再降44%
预计全年销量难破千辆,不及七年前单月水平
全球市场同样惨淡:2023年全球销量2.63万辆,2024年骤降至1.13万辆,跌幅达57%。这个数字甚至不及其2017年在华单一市场的销量。
中国风暴,新能源重构豪车定义?
玛莎拉蒂的困境是整个传统超豪华车市场寒冬的缩影。2025年前5个月的数据揭示行业性坍塌:
• 宾利销量884辆(同比-20%)
• 劳斯莱斯销量289辆(同比-23%)
• 法拉利销量300辆(同比-14%)
• 兰博基尼销量157辆(同比-39%)
中国消费者对“豪华”的认知发生本质转变:
从“皮革缝线”到“智能体验”:传统豪车的真皮座椅、手工缝线被智能座舱、城市自动驾驶取代。
从“声浪激情”到“续航焦虑”:大排量发动机的声浪魅力在1000公里续航面前黯然失色。
从“身份标签”到“科技认同”:三叉戟徽标的光环敌不过手机车机无缝互联的便利性。
市场格局剧变:2025年3月豪华车促销力度达26.1%,远超新能源车的11.5%,印证传统燃油豪车的竞争劣势不断扩大。
自身痼疾,十年困局的必然结局
外因冲击下,玛莎拉蒂的内部顽疾同样致命。产品迭代陷入停滞——近十年未推出战略级新品,长期依赖小改款维持市场存在感。这与保时捷“一年一款新车”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技术路线严重偏差:当中国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时,玛莎拉蒂仍沉迷大排量发动机,导致其在排量税政策收紧与新能源技术迭代的双重挤压下举步维艰。
品牌定位彻底混乱:同在Stellantis集团,阿尔法·罗密欧Tonale降至19.98万元,捷豹XEL仅14.99万起步。当二线豪华品牌纷纷跌破20万元,玛莎拉蒂的“超豪华”人设失去支撑基础。
母公司Stellantis的摇摆态度更雪上加霜。CEO唐唯实2024年10月承认玛莎拉蒂“面临严重财务困境,处于亏损状态”,随后市场多次传出出售该品牌的消息。母公司的犹豫不决,让经销商网络和消费者信心加速崩塌。
饮鸩止渴?降价狂欢后的漫长黑夜
大幅降价带来立竿见影的销量刺激:上海门店两天售出10余辆Grecale证明价格魔力仍在。但这场狂欢可能付出毁灭性代价:
奔驰S级降价25万后5,消费者开始质疑:“70万的S级还算豪车吗?”
更严峻的是,这种降价可能加速行业洗牌。宝马5系裸车价跌至26万元7、奔驰GLC跌破30万元10,传统豪车集体“低空飞行”时,没有品牌能独善其身。
是中国精英女性不爱玛莎拉蒂了吗?
玛莎拉蒂在中国精英女性群体中的吸引力下滑,并非简单的“不爱”,而是市场格局重构、品牌战略偏差与消费价值观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超豪华车市场在电气化与本土化浪潮中的生存危机。
曾几何时:玛莎拉蒂的“她时代”辉煌
女性主导的销量神话
2010年代是玛莎拉蒂在中国的黄金期,其成功高度依赖精英女性,40%女性车主占比(全球最高),远高于欧美市场的5%;
平均年龄37岁,多为新兴行业创业者、高管,远低于欧美车主的55岁;
设计驱动购买:流线型车身、三叉戟徽标、定制内饰等“优雅美学”精准契合女性审美,Ghibli等车型被称作“女性梦想座驾”。
身份标签与场景化消费
女性车主偏好“总裁+司机”的乘坐模式,将玛莎拉蒂视为“移动会客厅”与“商业身份象征”。2017年品牌在华销量达1.44万辆,中国成全球最大市场。
断崖式下跌:精英女性为何集体转身?
(1)品牌光环崩塌:从“奢侈品”到“争议品”
负面事件侵蚀形象:近年频发的“玛莎拉蒂女司机酒驾”等社会新闻,将品牌与“炫富”“失控”等标签绑定;
渠道崩溃摧毁服务生态:2025年全国多家经销商退网,河南车主需跨省维保,超豪华服务价值链断裂。
(2)产品力脱节:当“意式风情”不敌“中国智造”
技术滞后:十年未换代的内燃机平台,对比中国品牌每月OTA升级的智能座舱;
电气化迟缓:2025年主力车型Grecale仍为燃油车,纯电车型Folgore系列交付量几乎可忽略;
体验落差:女性用户更关注的“智能交互”“场景化功能”(如午休模式、美妆镜)在玛莎拉蒂车型中缺失。
价格体系崩盘:超豪华定位的自我瓦解
腰斩式降价:Grecale终端价从65万跌至37万(降幅43%),与顶配丰田赛那同价;
二手市场踩踏:三年车龄Levante残值率仅45%,低于保时捷卡宴的68%。
费价值观重构:从“LOGO崇拜”到“技术认同”
新生代精英女性的购车逻辑已变:2025年She Power大奖由保时捷电动Macan、阿维塔07与玛莎拉蒂GranCabrio共享,但前两者因“科技平权”理念更受年轻女性推崇。
玛莎拉蒂的救赎:讨好女性用户的两难困局
品牌近年试图重拾女性市场,但收效甚微:
若玛莎拉蒂能正视三件事:放下身段做本土化创新(如开发“中国专属女性车型”)、重构电气化产品节奏(5年换代→18个月)、重建设计话语权(将三叉戟美学转化为数字交互语言),或许能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找回一席之地。
否则,这场始于女性青睐、终于女性抛弃的败局,只会成为汽车产业权力更迭的又一条注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