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抢中企自食恶果!中国芯片“锁喉”反制,全球车企供应链断裂陷停产危机

最近这半个月,全球车企巨头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大众、本田等一票大佬连夜开会,部分工厂甚至拉响了停产警报,整个欧洲汽车业都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

谁能想到,这场风暴的中心,竟然是平时低调的荷兰。他们本想学着美国搞一出“强抢”中企的大戏,结果一脚踩进了自己挖的坑里,顺带把整个欧洲的兄弟们都给坑了。

7天闪电夺权,荷兰图啥?

事情的主角叫安世半导体,虽然名字听着像外企,但它早就是咱们100%控股的中资企业了,在全球车规芯片领域玩得风生水起。

荷兰强抢中企自食恶果!中国芯片“锁喉”反制,全球车企供应链断裂陷停产危机-有驾

可就在9月30日,荷兰经济部突然发难,一纸禁令就要强行接管。紧接着10月1日,阿姆斯特丹的法院就火速冻结了中方老板张学政的所有职权,连公司大门都不让进。

这还没完,到了10月7日,法院又空降了一位比利时籍的独立董事,还手握“一票否决权”。短短7天,一家经营得好好的中企就被彻底架空了。

这速度在欧洲简直是天方夜谭,同类案件没个九十天根本下不来。更离谱的是,荷兰方面从头到尾就没拿出任何证据,只凭一句“有潜在风险”,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

美国背后施压,荷兰身不由己

荷兰平时挺讲究商业规矩的,这次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不讲理?后来大家才看明白,这背后根本不是荷兰自己的主意。

早在6月12日,美国商务部的一位副部长就悄悄飞到海牙,跟荷兰经济部的人开了个闭门会议。美国人的要求很直白:必须把安世半导体的中国CEO换掉。

理由更是可笑,说担心民用的汽车芯片技术被中国老板用到军工上。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但荷兰有软肋被美国捏着,国防得靠北约,农产品要卖给美国,只能硬着头皮照办。

可荷兰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我们的反应会这么快,而且一出手就直接打在了它的“七寸”上。

中国精准反制,一招锁喉

荷兰9月30日下的黑手,咱们10月4日就亮剑了。中国商务部直接将安世半导体纳入出口管制,明确规定:安世在中国上海、深圳、重庆的工厂,不准再向荷兰的工厂出口任何核心组件。

荷兰强抢中企自食恶果!中国芯片“锁喉”反制,全球车企供应链断裂陷停产危机-有驾

这一招为什么这么狠?因为安世半导体的产业链布局很特别。最核心的功率半导体组件,全都在中国的工厂生产。而荷兰的工厂,说白了就是个“组装车间”。

没有来自中国的核心组件,荷兰那边的工厂立马就成了摆设,直接面临停摆。这一拳下去,疼的不仅仅是荷兰,整个欧洲汽车业都被拖下了水。

欧洲车企叫苦,大众CEO上门求情

安世半导体可是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商大户”,每辆新车至少要用20颗它的芯片,新能源车更是要50颗以上。

10月17日,由大众、宝马、奔驰等巨头组成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出紧急警告,如果芯片断供持续到11月底,欧洲汽车业将减产80万辆车,直接损失超过120亿欧元。

这下欧洲车企彻底慌了神。大众集团的CEO急得直接飞到海牙,亲自找荷兰首相吕特求情,说“工厂马上就要全面停产了”。宝马、奔驰的电话也快把荷兰政府的线路打爆了。

荷兰部长一看惹了众怒,想出的办法竟然是“甩锅”,在给议会的信里把责任全推给几个工作人员。结果可想而知,在议会的质询会上被问得哑口无言。

闻泰早有后手,本土化提速

荷兰可能没想到,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早就给自己铺好了后路。早在2024年底被美国盯上时,闻泰就开始加速将资源向半导体主业倾斜。

闻泰实控人旗下的上海鼎泰匠芯晶圆厂,是国内首座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总投资高达120亿。目前一期产能已经实现量产,本土替代的“备胎”正在快速转正。

荷兰强抢中企自食恶果!中国芯片“锁喉”反制,全球车企供应链断裂陷停产危机-有驾

35岁的闻泰新任董事长杨牧近期更是亲自带队考察,明确要打通从晶圆到封装的全产业链。荷兰的强行接管,反而加速了我们的本土化进程。

这场风波闹到现在,其实道理很简单:做生意就得讲规矩,靠霸凌和耍小聪明,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荷兰本想牺牲一家中企来讨好美国,结果却得罪了整个欧洲的汽车业“金主”,还搭上了自己的国家信誉。

至于后续如何,咱们的态度也很明确:想恢复供货可以,先纠正错误,把抢走的东西还回来。想靠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好处,这条路永远走不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