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都这年头了,还在纠结带T还是带L,感觉就像在讨论用诺基亚还是摩托罗拉打贪吃蛇更流畅一样,充满了年代感。这问题本身就是个典中典,一个伪装成技术探讨的玄学现场。
车企们不务正业,把发动机这事儿整得跟修仙小说似的,给你两个流派。带L的,叫自然吸气,走的是外家功夫,金钟罩铁布衫,主打一个根基扎实,皮实耐用。讲究的是一口气就是一口气,呼吸吐纳,天地自然,动力输出丝滑得像德芙,主打一个“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带T的,叫涡轮增 ઉ压,玩的是内功心法,强行吸收天地灵气,用一个小排量的丹田,硬生生给你催谷出越级的功力。一个1.5T的发动机,靠着涡轮这个大号鼓风机硬往里灌气,爆发力直接对标老师傅们的2.5L,这就叫“大力出奇迹”。
所以省油这事儿,就成了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理论上,带T的因为基础丹田小,平时不发功的时候,吃得自然少,跟个辟谷的道士一样。你在市区里蠕行,转速上不去,涡轮在睡觉,它可不就是个1.5L的小饭量么,肯定比那个2.5L的肌肉猛男顿顿吃三大碗要省。
但是,但是,这套理论的唯一BUG,就是人类的右脚。
涡轮这玩意儿有个毛病,叫“迟滞”,翻译过来就是“反应慢半拍”。你一脚油门下去,它得先愣一下,然后才“嗷”一嗓子把动力给你。这就很考验心态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的带T车也不少,我非常清楚那种感觉。你前面有个慢车,你想超,一脚油下去,车没动静,你心里就急,诶?是不是我没踩到位?然后下意识就再深踩一点。就在你补第二脚的时候,涡轮醒了,动力“duang”一下就上来了,车子往前一窜,吓你一跳。为了避免这种精神分裂的体验,很多人开车就变成了一种肌肉记忆:油门踩深点,再深点。
好家伙,你这脚脚奔着涡轮启动去,喷油嘴跟不要钱似的哗哗喷油,发动机天天在高压状态下咆哮,你还跟我谈省油?这不就是请了个雷电法王杨永信给你戒网瘾,结果电费比网费还贵么?省油是奖赏给那些心如止水的“黄金右脚”的,对于我们这种路怒症早期患者,带T的油耗就是个薛定谔的猫,随时准备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而说到稳定,这事儿就更简单粗暴了。自吸发动机为什么稳?因为它傻,因为它简单。结构简单,工作环境安逸,没有一个几百上千度高速旋转的玩意儿在旁边添乱,它想坏都不知道从哪开始坏。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台老皇冠,二十年了,打火还是一把着,声音好听得像猫打呼噜,有时候觉得车这东西真不是讲道理的。
带T的就不一样了,它是个被强行催熟的天才,浑身上下都是补丁。为了承受更高的压力,活塞连杆曲轴都得加强,这就好比一个瘦子非要练举重,骨头外面都得绑上钢板。还有那一堆复杂的管路,中冷器,旁通阀,任何一个密封圈老化,都可能让你在路上当场“成盒”。车龄一上来,过了个八万十万公里,涡轮漏油,管路渗漏,那都是常规操作。维修起来,那费用,啧啧,同行看了都得流泪。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说,拿修仙来比喻发动机,我自己都觉得有点魔幻,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就对了?一个循序渐进,一个强行突破,最后渡劫飞升还是走火入魔,看的就是各自的造化和你的钱包。
说到底,现在这个时间点,再把带T和带L对立起来,本身就是车企们想让你看到的剧本。他们早就“不装了,摊牌了”,纯粹的T和L都快成珍惜物种了,现在是混动的天下了。
你看丰田本田,它们的混动,就是用自吸发动机这个老实人,配上电机这个小机灵鬼。起步加速这种自吸最憋屈的工况,电机直接顶上,又快又顺还没声音,老实人就负责在高速巡航这种最舒服的区间干活,把油耗给你干到地板上。这叫什么?这叫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而带T的呢?现在也学聪明了,纷纷加上48V轻混这种“压缩毛巾”,用个小电机帮你抹平涡轮迟滞,顺便在起步的时候搭把手,油耗和体验都好了不少。大家都不再是纯粹的燃油车了,身上都或多或少带了电,大家都在“开窍”,都在“进化”。
所以,别再钻牛角尖了。如果你90%的时间都在城市里堵着,每天的平均时速不超过30,那买个皮实耐用的自吸,或者直接上个日系混动,后期的省心程度绝对会让你感动到哭。如果你是高速公路的常客,喜欢那种一脚油门动力喷涌而出的快感,那一个调教好的带T车型,会让你觉得每一分油钱都花得值。
现在的涡轮技术,也早就不是十年前的吴下阿蒙了,正常开,好好保养,陪你跑个十几二十万公里问题不大,只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它那个复杂的“心脏”,维修保养的银子,大概率还是比自吸那个朴素的结构要多一点。但能过,就是能过。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我的建议是,看哪个顺眼就买哪个。别扯那些没用的,能干就完了!因为到最后,真正让你闹心的,绝对不是百公里多出来的那一个油,而是你每天开车的时候,到底爽不爽。或者,是你老婆觉得这车,它丑。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