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长城汽车董事长在发布会上哽咽着说“我们终于不用再跟在德国人后面学内燃机”时,我热泪盈眶。
这不是某个企业的胜利,而是一个民族在能源革命中抢到了方向盘。
十年前,我们还在为“市场换技术”的困局买单,如今宁德时代的电池能让德国车企排队求合作,比亚迪的混动技术让日系车开始降价保市场。
这种逆转的背后,是国家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三件大事:把风电光伏装机体量做到全球第一,把充电桩铺得比加油站还密,把电价控制在欧美三分之一水平。
就像当年诺基亚没看懂苹果的触屏革命,现在那些还死抱着内燃机不放的车企,迟早会被扫进历史博物馆。
有人总爱拿房地产泡沫来类比汽车产业,这根本是刻舟求剑。
房子绑着土地金融,汽车链接着智能制造;房子的价值靠地段炒作,汽车的技术凭专利说话。
看看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高技术制造业用电量猛增11.3%,充电桩建设增速是房地产投资的3倍。
更关键的是,当欧美还在为充电标准扯皮时,中国已经建成覆盖全国95%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网络,这种基建狂魔的速度,才是新能源汽车真正的护城河。
那些担心“产能过剩”的人应该看看德国大众的转型——宁可关停狼堡工厂,也要把研发中心搬到合肥,这就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