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传来大消息,超级闪充技术已落地,成为压垮燃油车的最后稻草

最近新能源车圈最炸的消息,莫过于充电功率突破1300千瓦的超级闪充技术正式落地。这不是实验室数据,是已经装车、上路、可用的现实。

车圈传来大消息,超级闪充技术已落地,成为压垮燃油车的最后稻草-有驾

先看几个数字。今年3月,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充电功率达到1000kW,能做到充电1秒、续航增加2公里。汉L这样的车型,闪充5分钟就能跑400公里。

但这还没完,极氪新001直接干到了1321.2千瓦,6分半补能497公里,用的还是宁德时代支持的12C电芯。理论上,100度的电池12分钟就能充满。这速度别说燃油车补能,就连很多电动车自己都望尘莫及。

车圈传来大消息,超级闪充技术已落地,成为压垮燃油车的最后稻草-有驾

而且极氪不是只说不练。杭州已经落地了首个V4极充兆瓦站,单枪峰值功率1300kW、电流1300A,号称“双1300全球第一”。这套设备还带了储能站,就像个大型“充电宝”,先储电再输出,不直接冲击电网,也缓解了很多人对电网负荷的担忧。

但问题也来了:这么高的功率,真能普及吗?节假日高速服务区排长队的时候,还能不能达到标称速度?

车圈传来大消息,超级闪充技术已落地,成为压垮燃油车的最后稻草-有驾

目前来看,车企自建充电桩大概率会采取“品牌优先”策略,比如极氪桩主要服务极氪车,其他品牌要么充不上、要么价格高。这虽然有点“圈地”嫌疑,但确实能在现阶段保障用户体验。

我们再往深处想,电动和燃油之争早就不是“谁能跑更远”,而是“谁能更方便地跑”。燃油车之所以到今天还有市场,根本原因不是动力强、也不是加油多快,而是加油站遍地都是,能源网络太成熟。但假如兆瓦充电桩像便利店一样铺开,电动车的短板就被极大补上了。

车圈传来大消息,超级闪充技术已落地,成为压垮燃油车的最后稻草-有驾

而且这项技术带来的不止是“快”,还有整个产业逻辑的变化。以前车企拼电池容量、拼续航数字,现在大家开始拼补电效率、拼充电体验。谁能把电充得又快又稳,谁就能重新定义用户的出行习惯。

我倒是觉得,超充普及的最大难点可能不在技术,而在商业协同和设施覆盖。如果各家继续“各自为政”,你建你的我建我的,那资源浪费会非常严重,用户体验也会割裂。

车圈传来大消息,超级闪充技术已落地,成为压垮燃油车的最后稻草-有驾

但如果运营商、车企、电网公司能联手推动标准统一和站点共享,那新能源车的体验真有可能在未来三五年内接近甚至超越燃油车。

回过头看,这种技术跃迁不是第一次发生。智能手机的快速充电从“5W慢充”发展到如今“200W闪充”也不过十年时间。一旦用户习惯了短时间内大量补能的体验,就再也回不去了,而汽车行业正在走一条类似的路。

车圈传来大消息,超级闪充技术已落地,成为压垮燃油车的最后稻草-有驾

所以说,燃油车时代的退场或许比很多人想象中更快。不是因为油车不好,而是因为电动车的体验正在变得足够好,而且还在变得更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